1025 循环农业(3/4)

少成果,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这充分证明董闰的价值,如果董闰的科研成果没有价值,那么根本就不会得到推广。

尼亚萨兰的科研竞争是很残酷激烈的,比如尼亚萨兰农学院成立的就有项目审核小组,审核小组对科研人员的立项进行审查,并对科研经费拨付之后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是经费花光了但是没有任何进展,那么对于科研人员的影响就非常大,有人甚至因为在成果的弄虚作假,结果被赶出尼亚萨兰农学院。

在科研成果上弄虚作假的后果极其严重,尼亚萨兰在几年前就开始尝试确立信用系统,对于尼亚萨兰人来说,经济上的破产不可怕,只要踏实苦干总有翻身的机会,当时一旦信用破产,那么当事人就会身败名裂,永远失去翻身的机会,并会对自己的亲属造成严重影响。

具体来说,如果一位尼亚萨兰的农场主,将一头生病的牛故意当做健康的牛卖出去,那么农场主的信用就会破产,之后所有收购商都不会再购买这个农场生产的农产品,相关监管部门也会对失信的农场主进行严厉惩罚,惩罚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是违法所得的十倍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那头生病的牛卖了20兰特,那么农场主就会受到200兰特左右的罚款,并将造成个人信用方面的重大损失。

这种情况下,在尼亚萨兰,类似坑蒙拐骗偷之类的糟心事真的很少发生,每一起因为个人信用引发的案件,都会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这样一来,对于某些心存侥幸的家伙就造成极大震慑,违法成本高到让人不敢尝试的程度。

“呵呵,你手里的文件,只要再给我两年时间,我就可以把这个项目完成。”董闰有信心,不过这个项目只能在尼亚萨兰农学院完成,成果只能属于尼亚萨兰分公司所有。

董闰正在进行的这个项目,一直得到尼亚萨兰分公司的支持,每年拿到的拨款也有两三万兰特。

换句话说,这些成果都是在董闰工作期间获得的,所以即便是董闰到了维多利亚分公司,也不能把现在正在研究的项目带走。

当然了,董闰可以寻找一个新的方向进行研究,尼亚萨兰分公司倒是不会禁止董闰在多少年内从事本行业相关工作。

“这样,你手头现在有没有那种有潜力,但是还没有时间启动的项目?”高玮另辟蹊径,董闰这样的科研人员,手头的项目多数情况下不止一个,而是多个团队在同时进行研究。

说白了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南非当警察】最新更新章节〖1025 循环农业〗地址https://wap.bqg22.org/84/84746/118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