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火箭筒(1/3)

当太阳越过山岗,把光芒洒向了太行山深处的时候……

“duang……”“duang……”一阵不紧不慢的锤击声打碎了麻田八路军总部那宁静的早晨。

这座位于太行山深处、清漳河盘的小镇,原本是非常宁静的。

于是,锤击声在宁静的河谷传的格外远,以至于还在床上酣睡的人们被棰声惊醒,再也无法睡去。

但是,似乎。

被吵醒的人们一点生气恼怒的意思都没有,反而是带着希望跟期盼。

因为,那是从九寨兵工厂“购进”的小型的水力夹板锤在工作了。

水车在清漳河水的带动之下缓慢的旋转着,把河水缴到高处灌进沟渠的同时,也带动了木质的传动轴。

传动轴再带动传动带,利用棘轮把锤杆抬高,松动之后,大约30公斤的锤头从高处落下,狠狠地砸在锤砧子上的钢板上。利用模具,把钢板打制成需要的模样。

朱老总也醒了过来,他点上一根红大鸡,坐在窗前侧耳倾听着锤击声。仿佛那锤击声是一首曼妙的音乐,在述说着别样的情怀……

彭老总、叶帅、左将军……

总部的干部战士们都是如此的在倾听着……

随着一件件零件从模具之中打制完成,边上的工人会把他们集中送到边上的工棚里面。工棚里的工人们再用锉刀等工具进一步整形。

在工棚里面的靠近河边的地方,依旧是水力带动的枪管拉床在工人们的操纵之下开始一刀一刀的拉制枪管膛线……

没错,这是一条“周”式步枪的生产线。

胡一舟在得到德国的精密机床之后,就开始把“周”式步枪的生产线往外放了。

这第一站自然是麻田八路军总部了。

兵工厂在德国人走了之后就开始着手对机床们进行复制或者是生产别的机器。

最先制做出来的是专门用来给枪管钻孔的钻床和老式的膛线切割机。原本的水利拉床们就被送到麻田去发挥余热了……

胡家村的冶炼铸造厂把交易得来的钢轨分割捶打,在打成粗胚之后放到车床上车出圆棒枪管,在钻床上钻出内孔。

然后这些半成品的枪管会跟一些零件原料、成品枪簧等送到麻田,在精加工之后直接装配成成品的周式步枪。

如此操作之下,八路军总部这边就分担了制造周式步枪的任务。若不是加长版的三棱军刺不好制作,胡一舟都打算把这个也放到麻田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抗战之太行山上】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七十一章,火箭筒〗地址https://wap.bqg22.org/79/7990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