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崔耕游记,上(2/4)

,光头佬默默地喝着茶水,静静地听着中年帅哥的讲述。听完之后,慢慢的放下茶杯,说道:“这首歌曲的战斗力,可比一个德械师。对于这样的歌曲,我们要重视,要多一点。那个胡一舟有什么新的情况吗?”

中年帅哥很是一愣,光头佬啥时候关心过一个保安团长的事情了?“没有啥新的情况,他的保安团在一个隐蔽的山坳里,很少能跟外面接触到。不过情报部门的新情报是他所在的县城鬼子又调来的一个大队的兵力。”

“一个大队?附近是谁的防区?”

“…………”

“那就再给他点编制吧……”

第二战区的失利,东面战场的激烈进行,在太行上南麓这个小小的地方,已经无兵可派。有南河省的驻军在,光头佬也只能希望胡一舟能够抵挡一下,发出情报而已。至于保安团是否覆灭?呵呵……

军政部接到光头佬的命令后,就在纸堆里扒出了过年时胡一舟的战报。参照上次的物资稍作删减之后便派了崔耕下去。主要是诸位头头脑脑的对战报上的战损比有异议。

崔耕在军政部呆了也有好几年了,部队去的也不少,核实战功的工作也进行过很多。下面的部队谎报战功,续报损耗的事情已经是屡见不鲜。“喝兵血”已经成为了国军上下许多部队的“潜规则”。

尤其是下面杂牌部队的一些团长师长。有时候一场战斗下来,杀敌100会说成120,自损80会说成300。战果的核实不好做,除非是打赢了勘验敌军尸体,可是国军就没打赢过。至于自己人的损伤也不好查看,损失三百人,清点人数跟账本上绝对一致。但是实际情况是,那三百人中可能有200人是属于不存在的,只有军籍册上占个名字而已。有时候下去抽查,他们会以各种理由解释,推脱不过就拉人来凑数。反正到时候军饷,抚恤一分不能少,你得按照军籍册上面来。至于没人领的军饷跟抚恤金怎么办?没看见当官的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的?

上面还不是最恶劣的,最恶劣的是把人招进部队,入军籍的时候写别人的名字,还不给你发军饷,到时候打起仗来派去送死,死了再用别人的名字领抚恤金。那这个人死了也是白死,军饷抚恤全落在当官的手里。

胡一舟的战报在军政部的官员们之间传阅之后,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谎报战功?虚报损耗?不沾边啊?这份战报要是真的话,你让我们这些人怎么办?还怎么快快乐乐的“赚钱”了?

必须派人下去核实,顺便教育教育一下,都是国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抗战之太行山上】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七章,崔耕游记,上〗地址https://wap.bqg22.org/79/79900/3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