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九路围攻开始(1/3)

mg42,这款德军在1942年装备德军部队的机枪在后世可是赫赫有名。

许多军事爱好者对这款机枪可谓是知之甚详,甚至许多人都能准确的说出它的各种技术参数。

mg42还有很多的别称。比如“希特勒得电锯”、“希特勒的撕布机”等。

这款枪的最大特点跟优点就是它恐怖的高射速。同样的,缺点也是高射速。一分钟高达1200到1500发的射速,在杀敌之余,也让后勤官很是头疼。

同样是因为高射速,也使得它的机枪手特别不容易培养。手指一按,10几20几发的子弹就发打出去了。即便是最优秀的机枪手,一个短点射也得五六发子弹。没经验的机枪手,在战斗中往往是因为控制不好子弹的消耗而造成弹尽粮绝的局面。这使得装备这款机枪的部队就必须有强大的后勤能力。

但是即便如此,它也比着九二重要强的多。

且不论其他的数据,光是轻便的重量就完胜九二重。这一点对于以运动战、游击战为主的保安团尤为重要。同样因为重量轻,在相同的负重之下,可以携带更更多的弹药。

要知道,在即将爆发的二战里,等mg42列装之后,德军一个8人的步兵班就有一挺mg42作为班用机枪。

胡一舟自然不会将mg42生产出来作为班用机枪,他只会将其连上底座当做重机枪来用。

九二重太重了,作为隐蔽的固定火力点还行,比如在太平洋战争中,鬼子就用九二重跟97式狙击枪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但是在急需强大的压制火力的国内战场上就不够看了。尤其是中方,在没有制空权,炮兵又不给力的情况下,快速转移,快速压制可是十分重要。一快一慢之间就可能是生与死的区别。

而胡一舟看中mg42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制造工艺。

mg42大量采用金属冲压工艺,这就使得在金属加工方面并不先进的九寨兵工厂可以在现有的工艺下将其生产出来。

胡一舟给胡青的mg42图纸有两种口径。一种是原版,另一种则是采用九二重的子弹的7.7mm口径。改换一下口径对胡一舟来说并不难。

而之所以用九二重的7.7毫米口子弹,而不使用三八步枪的6.5mm口径。则是因为在以前的战斗中缴获了大量的九二式重机枪的子弹。

小鬼子給每一挺九二重的备弹是9660发。胡一舟要求在战斗开始最先打掉的单位,除了炮兵掷弹筒,就是重机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抗战之太行山上】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四章,九路围攻开始〗地址https://wap.bqg22.org/79/79900/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