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九寨军工在发展(1/3)

霰弹枪,作为一种特定用途的枪支,实际装备量并不算大,但是没有又不行。就保安团来说,一个15人的加强步兵班只装备了两支霰弹枪。一个营的战斗班也就装备了54支而已,整个保安团也就装备了200多支,这还是加大装备量的结果。

一般野战情况下,霰弹枪是作为副枪备用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地形,就显示它出强大的作用来。

比如城市农村的巷战、近战,攻击敌方战壕,碉堡等。霰弹枪以它强大的火力跟较快的射速赢得了士兵们的青睐。

尤其是室内遭遇战斗,在冲锋枪没有普及的中国战场,在突击步枪还没有大量装备的二战时期的军队里,霰弹枪的作用就被放大了。

轻机枪?中国战场上除了捷克式可以提着射击,歪把子只能用支架支撑着射击。短兵相接的情况下甚至不如刀子好使。

有道是一寸短一寸险,三八式步枪加刺刀接近一米七的长度也就赋予了他更大的回旋半径,更大的回旋半径也就牵制了他的回旋速度。在面对面的近战中,往往眨眼间的差距就能决定生死。

在许多的影视剧中曾经出现过很多这样的镜头,两个人拿着手枪一边平行着跑一边对射,结果往往是一弹匣子弹打完,两个人毫发无伤。

每次胡一舟看到这个种镜头都不知道导演们要表达什么意思,就是为了打的好看?其实人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即便是训练有素,也往往会将子弹射偏,但是换成霰弹枪……

因此,也就看出了卫司令的远见卓识来了。

霰弹枪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适合新兵使用。新兵,尤其是抗战时期的新兵,既没有那么多的训练时间,也没有那么多的训练弹药,所以枪法一般都很差。再加上初上战场的紧张,往往是拿着枪也打不准。尤其是面对鬼子熟练的战术动作,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射击。

霰弹枪,不需要你瞄得多准,只需鬼子靠近了对着鬼子的大体的位置扣动扳机就行了,十几二十几个弹丸分散出去,总会碰上那么一个吧?就算碰不到前面的,碰到后面的也行啊。当然了,那些熟练的老兵、精兵们往往能打出花儿来。

其实更适合新兵的是 沙冲锋枪,但是考虑到恐怖的子弹消耗,还是霰弹枪更合适一些。

现在,军工厂里面的霰弹枪生产已经步入了正轨。一条流水线已经生成,一天生产四十多支已没问题了,等熟练了还能加大产能。中央那边又组织了200多位生产工人跟几十名学生随着原材料一起过来,到时候又能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抗战之太行山上】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五章,九寨军工在发展〗地址https://wap.bqg22.org/79/7990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