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有客东来(3/8)

胁,他们已经决定停止纷争。

六月,由大明两位提督主持的大明欧罗巴和谈在克里特岛举行,在这次的和谈中,杨致和提出了以现有的分界线为界,大明承认各国的主权,而各国也尊重大明的统治的和谈会议。

如果欧洲各国承认大明的领导权,大明将会放开怀抱,给欧洲各国的发展提供帮助。

经过了半个月的和谈,没有多少筹码的欧洲各国只能接受了大明的条件。

不听话就要挨打,甚至要灭国,就连教皇国在大明面前,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七月,所有的与会代表在达成了初步协议之后,登上了大明准备好的大型游轮,踏上了前往大明朝拜的旅程。

一共有超过两百个王国,大公国,城邦国都派出了代表,这一千三百人,都是各国的代表,甚至是统治者本人。

不过,即便是统治者,在大明这边也都被视为普通嘉宾,哪怕是国王亲往,也不能携带超过十人。

所以,经过了压缩,才会只有一千三百人来到大明。

他们从克里特岛出发,经过大明开挖的苏伊士运河,来到红海。然后沿着海岸线经过了忽鲁谟斯,抵达印度。

抵达印度的时候,欧洲就已经被这里的繁华震惊了。

印度各国,包括锡兰这些年因为参与进了大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腾飞。

而且,船队经过的区域,也是经过细心挑选出来的典型。

柯枝已经发展成为了南亚的一个著名贸易中心,果阿是矿产中心,锡兰是一个宝石之国,这里的水稻种植也非常发达,一年三熟。

而当他们来到被划入大明本土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的时候,他们更感受到了欧洲与大明的差距。

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是大明的橡胶种植基地,而苏门答腊岛还是大明的石油中心,有查过二十万东瀛和朝鲜劳力在这里为大明出力。

在马六甲海峡两岸,到处可以看到一个个港口,特别是那些化工厂,让从来没有见过现代化工业集群规模的欧洲人看的目瞪口呆。

那绵延好几里的炼化工厂的高塔,管道,让这里变成了一个未来世界。

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是大明的石油中心,在大明本土,根本没有做石油的开发和勘探,就连矿产,如今也逐渐开始使用进口原料。

东洲的铜,南洲的铁,一座座大型工厂建在海边,然后将成品运到大明。

像后世的科威特,也已经是大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八章 有客东来〗地址https://wap.bqg22.org/70/70495/515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