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白左(3/8)

对因此引发的严重社会问题视而不见。

后世白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浅薄无知且狂热的排他,浅薄乃是因为缺乏系统的学习与研究所致,而狂热的排他性则是浅薄的副产物——反正他们很难听懂不同的观点,所以干脆也就选择根本不听了。

所以到最后,人们会发现当代白左们的话没有逻辑,上来全是论断,没有论证,上来全是呐喊。

谁要是反对,谁就是异端,需要消灭,打倒。

因此,朱瞻基对白左是十分厌恶的。

当然,用辩证主义思维来看,如今的白左思想才刚刚萌芽,像张瀚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而他从小接受的学识,让他能够系统地看待整个社会问题,并且可能有一些解决方案。

朱瞻基不指望他能成为马克斯,但是只要能成为伏尔泰,卢梭,黑格尔那样的人,让他去欧洲引领社会的变革,也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面对这样的变化,一切都能控制在大明的手中,真要让欧洲自由发展,还会难以控制了。

如果大明用军队去征服欧洲,那人们会团结在教会的羽翼之下,让反抗主义意思想弥漫。

大明不像十九世纪的欧洲,他们需要东方的资源,所以在占领不了清朝的时候,他们扶持代理人,掠夺利益。

对大明来说,已经占据了其他大洲,只给白人们留下了一个贫瘠的欧洲。没有足够的利益,派兵,派人,费心费力去征服他们,实在不划算。

而让通政司,让张瀚这样的人去欧洲搞分裂,搞破坏,搞引导,能起到的作用比占领欧洲要强的多了。

如何利用张瀚这样的人,就成了朱瞻基考虑的方向。

让他成为欧洲的启蒙之父,这并不艰难。只要大明保护好他,不让教会暗杀了他,他的一些思想绝对能在欧洲掀起思想的浪潮。

当民众与教会背道而驰的时候,当他们发现自己只能仰仗大明才能有发展的时候,当他们缺乏各种生产资料的时候,欧洲的混乱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而这个过程中,大明可以利用人才虹吸原理,将欧洲的有识之士吸引过来,更增加了欧洲发展的难度。

这就是张瀚这种人的用途,而且,朱瞻基还不能让他坏了自己的事。

所以,今天的这场经筵,主要就是为了从思想上彻底征服他。

只有他用这种被征服的思想,才会积极投身解放欧洲人民的大义中去。至于大明,已经比他期待的更加文明了,他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七章 白左〗地址https://wap.bqg22.org/70/70495/504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