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不能声张(3/8)

后提升了郭资为发展银行提督,从二品,仅仅只比尚低了半格,比侍郎高了半格。

而大明商业银行则是內监银作局直管,也是由银作局大太监常宝贵直接管理,主要负责商业借贷,资金流动。

这两家银行只有经营权,但是钱袋子全部被捏在大明银行的手中,但是大明银行没有经营权,只有监督权。

两家银行之间金银币的流通,都是通过大明银行的控制,调节,但是大明银行不参与经营。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央行与商业银行分工,朱瞻基原本以为这种模式已经很完善了,却忘记了现在是皇权社会。

其他人都好说,当朱棣带头破坏规则的时候,再好的制度也就只是摆设。

但是,朱棣偏偏认识不到这种错误。

他知道规则的重要性,更知道制定规则的重要性,但是并不认为自己从银行里用钱就是错误的。

在他看来,这世间的一切,他都可以予夺予取。

幸亏朱瞻基当初立下了规矩,大明银行只有管钱,调配的权力,任何一笔金银的出入,都必须通过商业银行来运作。

而他提拔的总督陈瑄也很强硬,任何人都不能从大明银行得到一枚银币。

所以,银行的根基并没有坏,坏的主要只是大明发展银行的账目和经营。

大明商业银行,本来就是皇家的钱袋子,管理天下商业,所以朱棣从里面拿钱是天经地义,几年拿了两三百万,也主要是浮盈。

偏偏朱棣觉得这是自己的钱,还不想挪用,主要是从发展银行拿银子。

而且內监们一个比一个精明,都恨不得找到同僚的贪腐证据,将对方赶下台。

所以大明商业银行的运转,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但是大明发展银行就不行了。

这里的资金主要是户部投入,每年开工的工程,朝廷的运转,都要通过这家银行。

朱棣一下子抽走了三百多万银币的资金,倒没有影响到其发展,但是禁不住伸手的人多。

幸亏是大部分官员也都更信赖发展银行,愿意将自己的钱存进发展银行,所以才让这家银行依旧看起来很好。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家银行有了一个大窟窿。

朱瞻基带回来了超过两千万财货,金银占了一大半,其他才是军马,矿产,特产。

户部这边,郭资也大舒了一口气,认为发展银行有救了。

救当然是要救的,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一章 不能声张〗地址https://wap.bqg22.org/70/70495/37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