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大朝会(2/6)

人;小旗10人。

洪武二十六年,定全国都司、卫所,共设都司17个、行都司3个、留守司1个、内外卫329个、守御千户所65个。

永乐十三年,又在南洋增加了三处都司级别的水寨。大明兵额的总统计,达到两百七十余万人。

朱棣调兵,不是担心有人反叛,只是为了震慑文武百官。他总喜欢彰显自己的武功,习惯快刀斩乱麻的简单粗暴手段。

朱棣可以肆无忌惮地调兵,朱瞻基却不敢有丝毫的动作。

有些事情,朱棣可以做,他不能做。

就像这次调兵,朱棣肯定是怕将太子调走,百官反对,以此威慑。

朱高炽是他儿子,他可以这样干。

但是朱瞻基是太孙,他的兵一兵一卒都不能动。只要一动,那这种针对父亲的布置,会让他一辈子躺在大逆不道的耻辱柱上。

二月一日的大朝会,如期举行。

这日一大早,京城凡是七品以上的京官主官,重要辅官,人数将近千人,密密麻麻地从奉天殿一直排到了奉天殿的外面广场上。

只有四品以上官员才能进入大殿,四品官员还要是主官才行。

当第一抹晨光照射上大地,文武百官在鸿胪寺的器乐声中,一起以大礼叩拜,三呼万岁。

奉天殿内,朱棣高高坐在第三层龙椅上,在他的下方二层,朱高炽和朱瞻基侧身向前分列左右。

今日的大朝会,有两大议题,一是大明正式实施预算制度,户部已经将每个部门的年度预算做了出来。

资金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块,预算内资金相当于过去三年公费的平均数,再加两成。

仅仅是这一块,就已经满足了几乎所有人的期望。

所以,在朝会的上半场,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在蹇义主持的廷议上,哪怕是对头,今天也一致投了赞成票,让这个法案通过。

一桩桩各部难以决策的事务,在蹇义的主持下,经过大臣有序的商议,很快就被决定了下来。

朱棣今日也很少行使否决权,大部分政令,都顺利地通过。

让许多文官以为,为了顺利出征,朱棣这个皇上也对他们开始妥协了。

只用了一个时辰,这些时日积累下来的重要政务就全部处理完毕,这比以往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不止。

时至巳时,王彦正式宣告各部预算制度正式实施。

而大明发展银行的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九章 大朝会〗地址https://wap.bqg22.org/70/70495/36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