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矛盾(3/7)

虽然论级别庄敬更高,但是他不敢在朱瞻基重视的张凤山面前拿大,笑着说道:“庄某今日乃不速之客,并无急事,诸位继续,我也想借此机会与诸位学习一番。”

幼军卫学的人大部分都瞧不起庄敬这个爪牙,也就没有更多谦让,只是给他腾出来了一个位置,又继续进行战事总结起来。

每一场对敌。哪里做的不够好,哪里需要改进,哪里应对得当,哪里需要发扬,在他们的讨论中,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没有争吵,也没有谁居功自傲,所有的士兵都一视同仁,进行着平和的讨论。

庄敬还认出了彭城伯家的大公子,这可是太孙的亲表弟。跟一个孤儿出身的小旗,两个人勾肩搭背,坐在长桌边与定国公家大公子徐显忠进行争论,双方都没有仗势欺人,而是以事论事。

这里一点也不像个军营,更像一个学堂。张凤山一介寒民,那些勋贵子弟也不敢看不起他,一个个以师视之,言语之间多有恭敬。

听了一会儿,庄敬原本的不经意就逐渐变得沉重起来,甚至越听越是恐惧。

因为众人的讨论虽然是围绕着战事的功过,但是研究讨论的方向却深入到了背后的原因,而不仅仅是战场。

这种新颖的角度和更深层次的原因的探讨,是庄敬自己都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他突然发觉,自己在这方面,竟然还不如这里的一个小兵。

从对方的一场战事的应对反应,他们就能从整个国家和部落的生存环境,风情习俗,一直讲到人心离向。

从倭寇的残暴,他们又能分析出整个东瀛岛国的社会本质,他们这些人的性格养成。

庄敬在旁边听的大汗淋漓,他自己都从来没有考虑过倭寇为什么会如此残暴,这种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难怪太孙如此重视这个羽林卫学,这个军营的士兵,一个个拎出去,当个守备或许还有些稚嫩,但是当个千总,绝对称职。

只要略加历练,他们就是去当个指挥使,恐怕都有资格。

待总结会议结束,众人将要离开的时候,庄敬站起身来,抱拳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今日敬也算是大开眼界……”

张凤山没有想到庄敬这个时候会说话,楞了一下,看向了庄敬。两个默默对视了一番,张凤山压了一下手,羽林卫学的士兵们一个个就又都坐了下来。

庄敬这才舒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我知道诸位对倭人之残暴行为反感,也都从倭人这个民族的生存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六章 矛盾〗地址https://wap.bqg22.org/70/70495/275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