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选定(3/4)

想要回家的就发放路费送回家。愿意留在宫中的就会安排在宫中当中层宫女,作为朱瞻基选妃的备胎。

往常的时候,这些秀女们几乎都会选择回家。在皇宫经历这么一遭,哪怕是没有选上的,但是能进入最后环节,说明没选上不是因为姿色,只是因为运气。

回家了之后,她们这些人也是身价百倍,百方求娶。

但是太孙搞了这么一遭,这一次竟然还有小半秀女不愿回家,哪怕是当个备胎,也想留在宫中。

到最后,除了这五十名秀女,宫中又留下了三十多人,大部分也被安排到了兴庆宫服侍。

她们不会从小宫女做起,而是直接作为管理人员,不用侍候其他人,各有职司,属于管事的宫女。

比如兴庆宫,光是宫女,就有六十三个有职司的。衣食住行礼,这些分别都是有人专门负责。

而选出来的这五十个秀女,还需要经历选三这一关,也就是由昭懿贵妃,太子妃选出三个人来,一位太孙妃,剩下两个则为良娣。

按照朱元璋钦定的大明律,朱瞻基这个太孙最多可以有五十九个有品秩的老婆。

太孙妃一人,良娣二人,良媛六人,承徽十人,昭训十六人,奉仪二十四人。

太子和太孙一般,最多只能有这么多有品秩的老婆。名额满了以后,至于想要再多的女人,要么把现有的人清除一个,要么就只能没名没份。

当然,在宫中不是名分了,而是册宝。

除了太孙妃有金册,宝印,其余人等只有册无宝。

能被等级在册的,才算是皇家认可的媳妇,也才能生孩子。

所以,每次选妃最多只选五十人,以便留下几个份额给太孙自己选人,或者是赐给之前的身边人。

当然,这不是已经固定死的,即使这五十个名额,也还没有固定,因为要看朱瞻基有没有选侍。

这五十人除了前面九人是固定的,后面的都是有两年实习期的。两年之内,如果朱瞻基没有跟她上床,那么对不起,就只能当宫女,或者选择回家。

明朝现在才经历了三任皇帝,当然朱棣承认的只有两任,而大规模选妃,这还是第二次。

第一次是洪武二十八年。那一次选妃可不是给某一个选的,而是朱元璋的几十个儿子,孙子一起选。比如朱瞻基的老妈,包括朱允炆的太孙妃,都是那一次选的。

朱允炆娶的太孙妃早就在十几年前就死了,张氏当初的命不如那位马氏好,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一四章 选定〗地址https://wap.bqg22.org/70/70495/123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