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125章注释(3/3)

厨房扫射后,厨房的枪声才沉寂下来。日军进入厨房,发现冯运修身中数弹,已然战死良久,所有文件全被销毁,无法辨认。

冯运修牺牲的时候,年仅十九岁,他的父亲也在同时被捕,所以他牺牲的经过才得以流传下来。冯运修的父亲巧妙的将冯运修牺牲并已销毁所有文件的消息传递出去。因此得知消息的抗团成员都知道日军手中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能咬牙坚持,不接受指控,有一部分人因此而无法被定罪,最后得以逃出魔窟。

据知情人所讲,抗日杀奸团的成员中,除个别人属于军统外,绝大部分其实并不是军统人员,他们家境优越,但奋勇杀敌,顽强不屈,直至以身殉国,只不过是仅凭着胸口的一腔爱国热血而已!

注三:曾澈。江西瑞安人,1913年生人,上海法学院学生,后加入军统,曾担任蒋介石侍从室侦查科科长,后任军统天津站书记,天津区区长。

1937年,曾澈通过长时间的一线基层工作,感觉军统对目前的对敌斗争缺乏明确的指导方针,很多家境优越的进步青年,怀揣拜服离开城市来到农村和山区参加敌后抗日救 。但所接触的军统领导下的部分敌后抗日队伍却是名不副实,很多人失望而归。曾澈与这些青年交流后,决定以学生运动为基础组建抗日杀奸队。

抗日杀奸团的一系列行动引起了日军的重视。八月大逮捕中,天津站军统人员裴级三被捕叛变,供出曾澈,及抗日杀奸团部分成员名单以及联络点。曾澈和抗团骨干李如鹏、丁毓臣相继被捕。之后,三人经受了日本宪兵长达一年的严刑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

1940年9月9日,曾澈等三人于北平从容就义。时年,曾澈二十七岁、李如鹏二十五岁、丁毓臣二十一岁。()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逆袭民国的特工】最新更新章节〖(十六)125章注释〗地址https://wap.bqg22.org/7/7932/477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