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 扬子镇(2/3)

看到了高俅的表情。

“……学生不敢……就算学生敢娘子也不答应!”相对儿童团里长大的孩子,高俅对这位老师没那么惧怕,话里话外有不少怨气。

“知道就好,嘿嘿嘿……”洪涛没听出埋怨,反倒对自己把王大许给高俅沾沾自喜。只要王大在,高俅就别打算脱离自己的手心。

第二天高俅带着几名化肥厂的工匠和特种兵在楚州下了船,拿着修河制置使的公文去找当地官员打招呼,顺便寻找修建料场的地方,准备堆放用来修缮淮水的材料。

船队没马上离开楚州,不是不想走,而是水面的船只太多根本走不动。楚州正好是淮水、龟山运河、邗沟的交汇处,槽船、民船、渔船挤成了一片,比后世京城的上下班高峰还堵。

即便插着凉王旗号,其它船只也不能为了让出航道就上岸。其实就算其它船只都让开,洪涛的船队依旧走不了。

邗沟河床高于淮水和龟山运河,想逆流而上,除了用纤夫拉之外还得关闸蓄水,等水平面差不多才可航行。据说在从山阳到扬州河段,这样的船闸有十多座,每处都要排队等候,急不得。

这一等就是大半天,而且一路上要等好几次。原本计划从山阳到扬州五天足矣,结果溜溜爬了九天才到,烦的洪涛发誓以后再也不坐运河槽船。

在运河上航行是一回事儿,堵在运河上被太阳晒又是另一回事。前者有徐徐清风和不断变幻的两岸景色,后者除了河水中散发的恶臭之外,就是蜂拥而至的苍蝇。在甲板上摔个跟头,几百只苍蝇陪葬。

扬州,别名广陵、江都、维扬,名副其实的古城,建城史可追溯到公元前。这座位于长江北岸、扼守运河的交通枢纽城市,最辉煌的时刻不是北宋,而是唐朝。

当时扬州人口近五十万,有扬一益二之说。扬一指的就是扬州繁华程度全国第一,益州,也就是成都排在第二。

但经过唐末和五代十国的战乱摧残,这座繁华的城市迅速凋敝,目前人口数量十万出头,城市规模还没应天府大。

俗话讲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守在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只要政局稳定经济建设就不会倒退。再加上水网密布,农业也相对发达,在洪涛看来还是不错的。尤其商业气氛很浓,岸边全是商铺,与开封的马行街相比除了长短宽窄之外也不逞多让。

和开封一样,船只可以从水门直接驶入城内,运河顺着城东继续向南,船队则向西拐入漕河,从城北水门入关。

负责打前站的王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宋有毒】最新更新章节〖656 扬子镇〗地址https://wap.bqg22.org/69/69888/65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