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49/www.bqg22.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49/www.bqg22.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672章 :信仰(2/3)_剧本使徒_笔趣阁在线

第672章 :信仰(2/3)

为了巡防署三个字,这三个字不可辱。”

“大家都是巡防署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关起门来自己人怎么斗都行,可要是有外人敢打上门,必须往死里揍,让他长长记性,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傅青竹点点头,叹息一声:“没错,就是这样,可惜就这么简单个道理,却还是有很多人不懂。”

“他们不是不懂,而是不愿懂,也不想懂,每个人就盯着自己眼前那点利益,一盘散沙,终是难成大器,真要遇到了强敌,一触即溃,只有任人宰割罢了。”杨逍同样叹息一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招待傅青竹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0点半,二人换了身衣服,乔装打扮一番,又都戴上了幽字面具。

“这面具是我成为平西侯后酒店给的,你这面具就留下自己用好了,不用还了。”杨逍用上任平西侯留下的幽字面具做了个顺水人情,非常大方。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这面具是个难得的宝贝,就算以傅青竹如今联合会副会长的职位也很难搞到。

二人趁着夜色出了门,为避免节外生枝,杨逍利用摄魂镜的能力,带着傅青竹一同穿梭,只几个眨眼间,就出现在了酒店一侧的大门外。

即便不是第一次见识,傅青竹依旧对杨逍的这面镜子大为震惊,他记得上次见杨逍用还没这么熟练,传送的距离也没有这么远。

对上暗号后,二人一前一后,分别从两处小门进入酒店,根据白色灯笼的指引,杨逍一路来到位于地下一层的一处房间,走廊上静悄悄的。

站在门外,望着门上标记的幽字丙等的门牌,杨逍确认就是这里了,丙等也就是下等,看来他脸上这副面具赋予他的权限就是幽字面具中最低的。

在房门右侧还有一个半人高的实木柜子,上面写着寄存二字,杨逍不是第一次来了,他熟练地打开背包,将三件用银色金属箔包裹起来的怨眼一一取出,然后细心的拆下这价值不菲的银色金属箔,将三件怨眼存放在了实木柜中。

这三件怨眼是杨逍击杀平西侯的那天夜里搞来的,当时他在外围先清除了三名平西侯手下的使徒,一名厉级使徒,两名怨级使徒,这些都是他的战利品。

如果换算成钱的话,那这三件怨眼肯定价值不菲,而这些就是他今天准备付出的筹码。

做完这一切后稳了稳心神,随即伸出手,轻轻一推眼前的这扇木门,下一秒,门就直接弹开了,杨逍走进去,里面是间布置的古色古香的房间。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好闻的熏香味道,闻起来提神醒脑,杨逍在右侧墙上找到一个嵌入墙体内部的黑色木箱,有些类似老式机械式密码箱的那种厚重风格,箱门上同样写着一个幽字。

在附近的桌上找到纸笔,杨逍写下了自己的问题,这第一个问题他要打听隋大哥的下落。

将问题投入木箱后,杨逍陷入了长久的等待,一个小时后,伴随着叮叮当当的响声,他快步走向木箱,从木箱下的凹槽中拿到了回信竹筒。

迫不及待的展开后,从竹筒里找到一张卷起来的小纸条,展开后,上面写着这次要付出的报酬是一件厉级中的法器。

这可真是狮子大张口了,一个问题就要换一件厉级中的法器,但如今的杨逍也懒得计较,直接在报酬后的方框里打了个勾,算是认下了这场交易。

回信很快就到了,按耐住激动的心情,杨逍默念几声菩萨保佑,这才缓缓展开纸条,可上面的内容却让杨逍一时间有些懵了,经过酒店的查验,他所带来的那三件法器中没有一件能达到酒店的标准,加起来也不够。

这可难住了杨逍,他现在手中没有多余的法器,之前为了防备镜中鬼,他将几件好一些的法器都交给了童寒保管,现在他手中只有现金,还有金条。

但这些东西酒店并不认,一些真正关键的情报只能用怨眼来交易,杨逍拿不出怨眼,也就等同于放弃了这场交易。

杨逍干着急也没办法,只好进行第二步,他从怀中掏出那半本书,放入黑色木箱中,又写了张纸条放入其中,这才将木箱门关闭,他要请酒店翻译这本书中的内容。

这次杨逍等待更久,足足将近两个小时,终于来了回信,这次酒店的开价惊到了杨逍,他们居然要一件怨眼作为报酬,他所带来的三件中的任何一件都可以。

仅仅是翻译半本残卷,就要一件怨眼,这也太黑了,简直是黑店,但杨逍为了搞清楚书中的秘密也是捏着鼻子认了,在确认达成交易后,他收到了两张纸。

展开差不多是普通A4纸那么大,正反面都写着字,就如杨逍所料,这确实是一本地方志,这地方叫嵊县,看描述是个邻水的小县城,这地方的人大都以渔猎为生,这后半本书记载了嵊县的风土人情,还有部分奇闻轶事,其中用大量的篇幅描绘了一件名为石肉佛的怪事。

据书中所言,在嵊县西北方向不远的深山中隐藏着一座墓,据传这位墓主人生前是个和尚,而且不同于吃斋念佛的和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