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才华的作用(2/4)
个官职的一部份职务。
这个官职真正的核心乃是作为皇帝延伸皇权触手。
张说,陆坚,张九龄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贤相明相,都是以翰林待诏起家。
所以历史上的唐玄宗,还真就是没有亏待李白,他把李白放在那个位置上,本身就是奔着宰相去培养的。
至于李白辞官,纯粹就是因为他自己的性格原因。
他的性格太狂太傲,太过于理想主义,总觉得他名满天下,才不逊管仲乐毅,不让他当宰相就是不重用他。
这就是属于不讲道理的自嗨。
唐玄宗就算再昏庸,也不可能让李白一上来就当宰相吧?
更何况李白出宫的时候,唐玄宗还生怕他在路上冷着饿着,赏赐了他无数的金银财宝。
就这样的做法,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是亏待了吧?
但......世人还是觉得李白怀才不遇。
放眼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封建史,有哪个商籍的人能够像李白这样,能与高官权贵交朋友,能连娶两位宰相的孙女为妻,能让帝王都不得不在他的才华面前低头?
甚至帝王已经低头了,是他自己觉得自己不适合当官,辞官去云游天下,都还能让世人觉得是帝王怠慢了他?
这就是李白的才华!!!
当一个人的才华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李白一个商籍尚且能赢得全天下的赞誉和尊重,没道理李让一个侯爷不行。
所以,李让的谋划就是这么简单。
他要展露他的才华,让江南士族为之侧目,让江南士族争着抢着请他为座上宾。
事实上,这个谋划从他还未进城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没错,就是那首《忆扬州》。
才华要怎么体现,治国吗,写道德文章吗,还是扯着别人的耳朵告诉他我有才华你信我?
都不是。
体现才华最好的方式就是——装逼!
历史上因为才华被帝王赞誉的人可不止李白一个。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一篇《讨武檄文》直接俘获了武则天的芳心。
而《讨武檄文》在李让看来,就是骆宾王装得最完美的一个逼。
李让来到大唐之后,除掉方才在扬子江上那一次,拢共装过的逼不超过三次。
第一次是装给唐俭看,那是为了表明心迹,他祭出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初唐小闲人】最新更新章节〖第241章 才华的作用〗地址https://wap.bqg22.org/328/328691/24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