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1/3)

显学。

过去号称【非儒即墨】的墨家是。

但当世不是。

而成为显学意味着什么,同样没人比他们更清楚。

且不说那些先辈遗留下的典籍、手札所记载的过往辉煌,单看现如今的儒家就知道了。

稷下学宫,圣地之属。

门徒弟子遍布天下,上到朝堂朱紫、世族高门,下至布衣小民。

儒家,早已浸润进这方天下的骨髓源流之中。

世人就算不曾真正学儒,没有诵读过儒家经典,可言行举止、道德规制却依旧被儒家的‘礼’深深影响。

而人心,即气运。

正是因为这无处不在的恐怖影响力,汇聚的浩瀚气运才铸就了儒家如今繁花似锦、盖压当世的辉煌与强大。

韩绍先前让他们这些老家伙替他效力。

用的理由是阻止墨家继续没落、甚至走上消亡的道路。

当时他们被说服了。

这不在于韩绍口中的道理有多无可辩驳,只在于他许诺的那些东西是确实可行、且能拿得出来的。

可现在呢?

指着一片苦寒贫瘠的蛮荒草原,就说这是墨家未来成为当世显学的机缘。

呵呵,真他们老糊涂了,这么好忽悠?

两位墨家贤者心中无语,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君侯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毕竟这个饼画得太大,也太过拙劣。

他们两个老家伙实在咽不下去。

不过考虑到韩绍眼下还是他们的最大金主,感觉到自己眼神太过直白和冒犯的他们,赶忙干咳一声。

“君侯若是有用得到我等老朽的地方不妨直言,这显学不显学的,其实……嗯,不重要。”

“是啊是啊,我等墨家之人虽大多不通世故,却是知恩。”

“君侯如此厚待我等,我等敢不效死力?”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有事直说,不要兜圈子。

韩绍闻言,眯着眼睛打量了两个老家伙一阵。

片刻之后才哂然一笑,收回了目光。

“罢了,空口白牙,确实没什么说服力。”

听到韩绍这话,两位墨家贤者心中无奈,还想再说什么。

可韩绍却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重新面向身前这副草原堪舆图的他,没有再继续这个有关‘当世显学’的话题,而是忽然问道。

“若是本侯跟你们说,这草原其实并不贫瘠,你们信不信?”

两位墨家贤者闻言,面面相觑。

怎么还来这一套……

有话直说不好吗?何必这么兜兜转转?

这草原贫不贫瘠,古往今来早有定论,否则又怎么会任由蛮族窃居?

不过他们终究还是顾忌韩绍的颜面,索性顺着韩绍的话,说道。

“君侯莫不是在此地有所发现?”

对此,韩绍没有急着回应。

而是抬手指向了身前这副堪舆图的某处。

“这里有大量的石炭。”

话音落下,被韩绍手指点到的堪舆图有如水墨一般晕开。

等到画面重新定格后,原本只显现草原大体情况的粗略堪舆图,竟变成了某处地方的实景图。

“君侯好神通。”

两位墨家贤者惊异于韩绍的手段,忍不住感慨惊叹。

只是韩绍口中那蕴藏着大量石炭的实景图,所展现的景象入目可及却被白茫茫的积雪覆盖,根本看不出什么。

韩绍摇头轻笑。

“别急。”

“且近前看。”

这话说着,两位墨家贤者骤然感觉眼前的景象一阵扭曲变幻。

还没等他们的视线重新聚焦,耳畔却是传来寒风呼啸。

刺骨的严寒,更是让他们下意识放出法力,以此驱逐这遍体的寒意。

“这……这……”

几瞬之后,望着眼前眨眼变换的天地,两位墨家贤者目瞪口呆。

上三境修行者能够做到一息千里,他们不意外。

可那也脱离不了一个‘行’字。

而韩绍此刻带着他们瞬间从暖和的王殿,出现在这寒风肆虐的雪原之上,却仿佛是直接跨越了空间。

这等遁术神通,实在是让他们震惊莫名。

‘这就是甲子第一仙、当世最年轻的明开端。

只是这么多年来,这方世界自此道开辟之后,无数年来似乎便陷入了某种停滞。

道生一,一生二。

却没有了二生三,更别说三生万物了。

就比如说这掌中火,无数年来,似乎就只有照明、驱寒、烹饪食物等等最为直接的利用。

却不知道这火,其实还可以诞生动力,让凡人也能日行千里。

可以生出电力,彻底改变一个时代。

诸如此类的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