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丈夫当代三尺剑,将十万众,横行天下(五千字章)(5/8)

敏出班:“禀皇上。抑制土地兼并是户部的本职。臣定当办好这件事。”

皇帝有抑制土地兼并之心,臣子也表态支持。但这件事并不是那么好办的。

土地兼并真正画上句号,要等到四百六十年后,五星出东方利中國之时。

弘治帝能做的,也只是尽量抑制而已。

弘治帝又道:“王守仁的第二个建议,是向北虏派遣儒士,教导他们仁义礼智信。常风,你怎么看?”

常风道:“回皇上。伪元窃国九十八年,也是敬孔孟、尊儒术、开科举的。他们的皇帝、重臣也读四书五经。”

“然而九十八年时光,他们改过自新了嘛?没有!依旧将汉家百姓当成会说话的牲口、两脚羊!”

“幸太祖举起义旗,驱逐北虏,恢复我汉家天下。”

“上溯一千五百年。我中原汉家,一直在用仁义礼智信对待外族。”

“譬如他们没有衣衫,我们教给他们制衣裹躯;他们没有盐茶,我们送给他们盐茶。”

“可是他们是用什么对待中原汉家的?不是仁义礼智信,而是马刀、弓箭!”

“对待北虏,什么孔孟之学、程朱之学都是无用的。唯有一个字......”

兵部尚书马文升插话:“我知道你说的是哪个字——打!”

常风刚才一席话,让王恕、马文升如得知音。

常风道:“马部堂高见,正是‘打’这个字!”

弘治帝道:“常卿说得好!北虏骁勇善战,屡屡难下入寇。如果我们学大宋,一味退让。那迎接我们的就是靖康耻!就是崖山投海!”

“朕敬仰太祖、太宗和宪宗。太祖爷十三次北伐,太宗爷五次亲征。打得北虏不敢南侵。”

“宪宗时,国力不及太祖、太宗。但依旧数次派遣奇兵,深入草原腹地奇袭北虏。为九边赢得了短暂的安宁。”

马文升老泪纵横,高呼一声:“皇上英明啊!”

马文升正是成化朝数次草原奇袭的两位统帅之一,另一位是汪直。

弘治帝道:“朕对待北虏也好,对待东北女真也好,对待西北土鲁番也罢,都是一个策略。”

“那就是,绝不学大宋。牢记太宗‘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天子守国门’的祖训!”

弘治帝通过这场经筵,传达了第二个强烈的政治信号。那就是延续宪宗时对待外族的强硬态度。

一众臣子山呼:“吾皇圣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最新更新章节〖第135章 大丈夫当代三尺剑,将十万众,横行天下(五千字章)〗地址https://wap.bqg22.org/315/315000/136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