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国之重器(1/3)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一时间整个大殿之中,火与冰的碰撞不断,但是若是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带着火的飞蛾,在离着冰虫足足还有一公分的时候,就会连同身上的火焰一起被冻结。  然后坠落在地面之上摔的粉碎,一时间这地下大殿之内下起了一场极为特殊的冰雹,若是有眼尖的人,向着冰雹里边看去,便会看到,在冰里包裹着的是一团一团的火焰。  一个个的天幕飞蛾,带着熊熊的火焰,奋不顾身的向着达普冰虫形成的银色光幕冲去。  可惜,天幕飞蛾没有抑郁症,达普冰虫也不是它的意难平。  这一场单向的奔赴,终归也只能是错付。  罗辰等人也并不是那些站在某种制高点上的圣母婊,没有人会对这些要来自爆的天幕飞蛾露出同情。  噼里啪啦,滴滴答答。  这一场夹杂着火焰的冰雹,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而达普冰虫形成的银色光幕也在肉眼可见的黯淡下去。  转眼间,空中再也没有了天幕飞蛾的影子,而罗辰也在最后一颗冰雹落地的瞬间挥手将达普冰虫收回了虚界之中。  这进入王陵的第一难也正式被罗辰的达普冰虫化解,众人这才有时间仔细的打量起这整个大殿。  在大殿中心的走廊上,一个山字形的大鼎摆放在正中心的位置。  鼎山刻着密密麻麻的战国文字,罗辰看了一眼,上面记载的是这口鼎的名字,叫做中山王厝(cu)铁足铜鼎。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这大鼎是铜身铁足合铸而成,鼎身所刻铭文数量多达469字,鼎上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zhou)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同时还告诫后代吸取前人的教训,警惕周边诸国的进攻。  罗辰颠了颠这口鼎,足足有六十公斤左右的重量,明显是‘首鼎’。  至于为什么叫首鼎?  其实鼎这种器,是华夏的重器,也是古代王国最为重要的一个礼器。  以周朝为例,西周时天子用九鼎,诸侯王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一般平民和奴隶不许用鼎,即“礼不下庶人”。  天子所用九鼎分别盛放牛、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等肉食,不同等级,使用升鼎的数目和鼎内所盛食物都有严格规定,这也是华夏古时的列鼎制度。  而且九鼎的体积也是大小不一,依次缩小,而这个首鼎就是九鼎中最大最重的一个。  向前走去,是一座高高在上的高台,高台之下则是一些青铜铸就的人俑雕像,正在向着高台之上跪拜。  青铜人俑山雕刻的服饰极为鲜明,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不仅结合了当世北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盗墓,开局就是三足金乌血脉】最新更新章节〖第163章 国之重器〗地址https://wap.bqg22.org/289/289837/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