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借刀(2/3)

宰执集体沉默,把目光瞄准赵佶,赵佶实在说不出口,便把密报递给梁师成道:“念!”

梁师成接过密报,饶是天子近臣,也念得心惊胆战。

众人听后皆默然,少顷,朝堂炸锅。

“胆大妄为!胆大妄为!”

“这事开了先河,大宋从此会多事!”

“大宋不杀士大夫,洛寒此举是在挑战祖制!”

“······”

众说纷纭却都是指责,没有一个人说洛寒杀得好。

其实遇到这种事,洛寒若是发现气氛不对,杀一两个也行,毕竟钦差代表官家行使权力。xs

事后把自己苦衷说出来,就说形势所迫,否则局势就无法收拾之类理由搪塞,也没有人会说什么。

就算那些御史上奏折弹劾,也是意在让钦差保持清醒。

就拿这次来说,洛寒斩杀冯家几个完全可以说得过去,毕竟冯啸率整个登州水军投敌,这是叛国罪,估计没有人用这件事弹劾洛寒,但他杀青州官员就不一样了。

在他们看来,这纯粹是画蛇添足。

案子已经破了,官员们也对罪名供认不讳,洛寒完全可以把首恶押解到汴京,然后任由朝廷处置。

如此他既收获了功劳,又收揽了名声,名利双收的局面,硬生生被他玩成天怒人怨。

损人不利己,临走前杀的哪门子人?

“他干得很好,老夫早想这么干了,却没有胆子杀人,若是老夫也这样出手,新法何愁得不到推行······”

章惇心中暗叹,他内心支持洛寒这么做,但他是首相,代表大宋士大夫。

他必须得表态维护士大夫,否则士大夫阶层就会讨伐他。

祖制不杀士大夫是保护这一阶层,如今洛寒举刀砍杀官员,就是挑衅士大夫。

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须对洛寒出手。

章惇一直没发表意见,这事让他头疼不已,不知道如何做才能两全其美。

“官家,此事怕是不好善后,若是洛寒留在汴京,朝堂恐怕不会安宁,臣建议让洛寒在外避避风头······”

这是章惇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也是他变相对洛寒最大的支持。

不管做出的事多令人愤怒,事发之初恨不得将人剥皮吃肉,发誓要用一生来报仇雪恨,但过一段时间后,这份愤怒就会淡化,乃至淡忘。

所以说时间是淡化一切的良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种出一个强宋】最新更新章节〖第196章 借刀〗地址https://wap.bqg22.org/277/277287/19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