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媒婆(3/6)

决症状,却发现很难下手,因为不管哪个环节,好像都没什么问题,大家都是在按制度办事。

没办法,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试图一点一点的扒拉明白。

其实,毫不谦虚的讲,这种情况,李牧最有发言权。

整个集团公司,比他学历高的有很多,比他经验丰富的有很多,比他职位高、境界高、眼界宽的也有不少,但是,很少有人能像他这么全面,即便有,受限于年纪或者职位,已经不能塌下身子扎扎实实的干活。

李牧懂生产,擅长项目建设,同时又对赵阳的制度化管理理解的特别深刻,那套花钱委外编制的《项目投资管理规定》,很多人都在怨声载道,真正静下来心来好好深入了解的,却没几个。

制度这种东西,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制度,搞的人字斟句酌费时费力,懂的人视若珍宝,不懂的人,就当是一堆废纸,感觉通篇都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套话。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别,有些人总能保持热忱,不管周围的人怎么叽叽喳喳,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秉承艺不压身的理念,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多学点东西,就算学不到什么,长长见识也是好的。有些人总是在抱怨,很少真正静下来心来权衡利弊,很多时候其实就是在随大流,别人抱怨我也抱怨,别人有可能只是嘴花花,只有你自己当了真,各种自以为是,各种抨击别人傻乎乎,看着身边人一个个高升,最终也没意识到,其实小丑只是自己。

李牧为人处世很圆滑,对待专业性的东西,却非常严谨,有板有眼,这套制度,他研究了很多遍,吃的非常透彻,当然这也得益于前期郑春来的敦敦教导。

不光如此,他还正儿八经的组织了培训和考试,一条一条的耐心讲解,考试成绩纳入考核,不合格的要补考。

态度决定效果。

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培训,海华技术部和其它部门相关人员,对这套《项目投资管理规定》,不光敬畏,还非常了解,这就为后续项目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每一步该怎么做,这样做的意义,每个人都了然于胸,大家思想上达成共识,不存在任何争议。

再加上项目未雨绸缪,前期准备工作早已经展开,每一步都走的扎扎实实。

比如说,肖达负责提报材料计划,李牧专门给他搞了一套五金手册,所有的东西,大到设备设施,小到螺钉铁丝,不需要全部背过,也不可能背过,但是但凡需要提报的东西,规格型号、规范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混迹工厂】最新更新章节〖第279章 媒婆〗地址https://wap.bqg22.org/270/270465/279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