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试车(1/5)
境界不同,诉求就不同。
对周志超来说,只要装置能顺利开车,产出合格产品,其它都不是很重要。
对李牧来说,装置顺利开车,产出合格产品,这是预料之内的结果,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他要做的,是对所有的参数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实际数据和理论数据的偏差。
实际上,这就相当于花费巨资搞了一套实验装置,现在正是获取实验数据的时候,如果只满足于产出合格产品,对李牧来讲等同于前功尽弃。
他要做的,就是把这套装置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吃透!从这一点上来讲,他甚至比惠通节能的人还要投入和迫切。
所以压缩机启动后,他就全神贯注,几乎达到忘我的境界,不管谁来了谁走了谁在说什么,基本上充耳不闻。
彭总和卢凯的状态差不多,三个人堵在中控平台前面,调试、分析、讨论,不亦乐乎,别人想靠上来看看都靠不上来。
有时需要去现场确认一下某个环节,李牧拎着安全帽就往外跑,着急忙慌的跟家里着火一样。
这种近乎魔怔的状态看的大家一愣一愣的。
开车没多久,江总也来到了现场,本想问问李牧开车情况,结果插了两次嘴都没插进去,无奈只能站在一边跟郑春来聊了聊。
江总的神情很放松,他对李牧非常信任。
下午两点多,多次取样后,终于连续产出合格产品,在场的所有人都喜笑颜开,心情无比振奋。
李牧没有半分喜色,这才刚刚开始,这种提纯装置,最关键的是参数稳定,但凡有一个参数出现波动,产品合格也只是暂时的。
现阶段就是根据数据变化不断调整控制参数,调整之后会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缓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准确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必须将理论和实际完美结合,才能验证调整是否有效。
这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综合性工作,只能由各方面能力都非常均衡的李牧完成。
论理论水平,他不比专业的卢凯差。
论实际操作经验,他是从车间一点一点磨练出来的。
论对装置的熟悉程度,整套装置都是他建的,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当然,如果只靠李牧一个人,肯定完不成这项工作,数据太繁琐,一个人扒拉不过来,所以彭总和卢凯一直在一边出谋划策,周志超插不上嘴,但是他一直非常耐心的学习倾听,有需要他配合的地方也积极配合。
李牧先调整了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混迹工厂】最新更新章节〖第105章 试车〗地址https://wap.bqg22.org/270/27046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