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雪中送炭(2/3)

读书读的再好又有何用?”

“我再问你,一富一贫两个人,一个终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官位也是伸手既得,那么他又会有多少动力认真苦读?又有多少动力来做好这个官?”

“而另一个人,他家庭贫困,如果靠寒窗苦读就可以光宗耀祖,摆脱低下身份,那么他是否会拼命学习,是否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前程?”

“两个人,究竟谁更了解百姓疾苦?谁更想为百姓做事?”

李承乾这一通质问,直问的李泰哑口无言,他看向自己这哥哥的眼神也是充满不可思议。

就在几个月前,在张傲还不是李承乾老师的时候,李承乾还是一个性格懦弱之人,怎的现如今竟有如此胆量与气魄,在父皇及文武百官面前畅谈自己的独特言论?

在场官员中,不乏真心实意为大唐尽忠之人,听李承乾说的如此气震山河,纷纷表明立场,支持李承乾的这份圣旨。

而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则更是拍手叫好。

如果说之前李承乾说的话可能是张傲教他的,可是刚刚反驳李泰的言辞可都是即兴发挥,绝对是自己思索出来的。

儿子成长的如此之快,做父亲的又怎会不高兴。

多少年看,李世民都在为大唐这种病态的官员体制而头疼不已,这科举制度乃是前朝隋文帝所创,沿用到现在,也不过几十年的光景,科举机制不完备,也没有人曾想到将其大肆开展,主要原因还是没有真正吃到科举的宏利。

一个好的制度需要长年累月的逐步完善,如果不是张傲的出现,科举制度贯穿整个大唐也没有真正的发扬光大,直到两宋,才算百炼成金。

所以说,张傲用他前卫的思想为李世民画的这张大饼,是充满诱惑力的。

“儿子!再和父皇说说,你所提倡的科举普及制度,其体质又是如何改变的?”

“这……这个……”

李承乾面露难色,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李世民也心知肚明,儿子作为一个传话筒,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用自己,自己没必要再难为他。

李世民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问张傲:“张爱卿,你速速来为太子解释。”

张傲偷偷一撇嘴,暗讽李世民就是这德性,瞅你来气的时候就直呼其名,看你顺眼的时候就是一口一个张爱卿叫着。

“启禀陛下,微臣认为既要将科举制度做到全国普及,则必须使科举制度遍布我大唐每一寸土地,各乡有乡试,考中乡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唐:开局教坏皇太子】最新更新章节〖第118章:雪中送炭〗地址https://wap.bqg22.org/264/264112/11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