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 第095章 战已启廉颇入魏(2/3)

口,来到了一座深宅大院面前。

那院墙自外观之,足有三丈之高,便说是堡垒也无异议。

其数丈之墙也,很好地阻挡了城中各处视线,即便在全城最高的城门也无法看清内部的布局,更是以长约一掌,厚有一寸的青砖所围砌而成,其坚固程度,更不必说。

硕大的前门上钉着铜钉九九八十一枚,而门前两座硕大的石当更是彰显着主人身份的尊贵与不凡。

抬头看去,匾之上赫然写着“信陵君府”。

信陵君者,姓魏,名曰无忌,乃如今大魏王之胞弟,史称战国四君子之一也。

历史上,就是他在赵国长平战败,邯郸危亡之际,行“窃符救赵”之举,后续更是趁着秦国白起死后战将青黄不接之时,带着六国之兵,饮马函谷关外。

如今,赵国想要得到魏国的救援,赵括几乎在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信陵君。

当然,赵括之所以选择信陵君,也不仅仅是因为在历史上就是他来救援的赵国,更重要的是,根据赵括的分析:信陵君是一个“想做事”、“能做事”的“聪明人”。

首先是“想做事”,更具体地说他是想为自己的魏国做事。从他历史上广纳门客,数次犯颜直谏,到后来的不惜“窃符救赵”,甚至用“鸡鸣狗盗”之徒也要逃离大梁奔赴战场,足见其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同志的。

而从其在赵国八年的郁郁寡欢,与果断接下六国帅印、不计前嫌为国抗秦的表现来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信陵君归根到底是一个爱国者,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魏国变好的爱国者。

其次是“能做事”,这一点倒无需赘述,在战国后期还能打到秦国函谷关的,他也是独一份,即便是在秦国青黄不接之时,即便他是率六国之军,不管怎样,能把六国拢在一起就很不错了。

最重要的,信陵君是个聪明人,魏国王室之中为数不多,深切明白“唇亡齿寒”这个道理的聪明人。

而这样的聪明人,如今的日子却也不太好过,魏王似乎对一个男宠情有独钟,更是赐封“龙阳君”(没错就是龙阳之好的龙阳君),还许他参赞政务。

好死不死的,这位龙阳君的大多想法还与信陵君背道而驰。

即便信陵君和魏王的感情还算不错,但王室之中的感情哪有那么纯粹,再说了,再多的信任又岂能抵得过源源不断的枕边风呢?更何况这位魏王也好,龙阳君也罢,甚至整个魏国的朝堂之上,都是些不那么聪明的人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长平之战开始】最新更新章节〖长平之战 第095章 战已启廉颇入魏〗地址https://wap.bqg22.org/263/263498/9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