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4/8)

,非常情真意切,

然后被顾炎武劝住、让他以大局为重,现在情况还不明朗,先别绝望。

朱树人收拾了一下情绪,这才很听劝地做了两手准备:

“后军停止渡河!以免进退失据,我们船只本来就不够多!让曹变蛟和黄得功、朱文祯三路,带领我军中全部骑兵,快速往顺天府穿插,就带随身行粮,不用考虑粮道了,一路打听更精确的消息!

如果只是北京沦陷,而陛下可能还活着,那就以救驾为目的,好歹把人救出来,南巡南京或者凤阳!如果确认陛下不幸了,那就没意义了,大军立刻回转便是!

北京城应该是没法快速反攻拿回的!北京城如此坚固,居然连二十天的守城战时间都没撑过么?陛下,臣来晚了呀!但臣已经尽力了!”

众将也是心情沉重,各有忧虑,叹息了一会儿后,倒也听命。

如果陛下真没了,相比于立刻拿回北京城,显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天下不可一日无主。要讨论光复北京,也得建立在拥有新君,在新君的带领和命令下光复才是。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大义名分永远比武力更需要敲定。

……

朱树人如何派遣曹变蛟、黄得功、朱文祯以纯骑兵部队尝试突近北京、确认情况,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时间线回朔三天,回朔到闯军攻破北京城内城之前的那天。

或许是因为蝴蝶效应的缘故,这一世的崇祯,直到最后一刻,抵抗意志也还是很坚决的。北京城的外城在一月初八被突破后,虽然北京城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巷战、混乱、烧杀淫掠,但内城依然能再稍微支撑一下。

崇祯也不像历史同期那样,直接摆烂无视防务、一心只想着找歪脖子树上吊。

而是还亲自巡城,检查了一下内城的防务,然后召集几个心腹的监军宦官,试图以“御驾亲征”的名义,亲自督一军守战,实则是想趁着外城还没被彻底控制,尝试突围。

崇祯的心态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当然是因为这一世他看到了希望——

大明并不是彻底打不过李自成,在南方,国家的形势是在好转中的,只恨这种好转来得太晚了!还来不及传到北方而已!

之前没逃,一是碍于面子,没有大臣肯背锅提出这个方案,

二来就是自己对北京的城防过于自信了,觉得能撑住至少几个月,坚守待援并不算太冒险。

但现在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国姓窃明】最新更新章节〖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地址https://wap.bqg22.org/260/260602/335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