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下风(2/4)

法律所形成的良性框架进行约束。

规则有规则的制定者,自然也就有规则的施行者,若是因为规则的施行者是人,就将这种规则的施行现象称为人治,这似乎就有点太过了。

若说规则的施行者一切随心,没有任何对于规则施行者的约束条件,那么这种赏罚有心,生杀由性的举动,才是真正的人治。

有句话叫做将权力关在笼子里,这就是对于规则本身的一种约束,同样也是对于规则施行者的一种约束。

让规则的施行者也在规则之中,这便是人类社会对于权力膨胀的一种良性约束。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法治。

不管是人治还是法治,都是对正义的一种践行,但相对于主观意愿太过强烈,受个人感情左右太过严重的人治,法治对于相对公平的践行才是更为完善的。

例如说,广场舞的扰民问题,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略显无解的问题,但其实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问题。

若是要用人治的方式去判定的话,那要么会单方面的偏袒于要尊老爱幼,尊重老人的最后的一点业余活动;要么就会偏袒于被骚扰的群体,主张人不能因为过度放纵自己的自由需求而去妨害其他人的权利。

但不管偏袒于哪一方,这都不利于解决广场舞扰民的问题,反倒会因为个人情感的倾向,加深广场舞人群和休息人群之间的裂缝,使得整个社会显得更加的割裂。

只有践行法治社会,即关注老人们想要健身娱乐的需求,也关注小区居民需要好好休息的需求,尽可能的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不管是修建隔音效果更好的广场,还是让广场舞人群使用无线耳机,都是一种折中调和的过程,也是法治和谐社会的一种最终体现。

和谐社会,并不是盲目的帮谁踩谁,而是要建立一个能跳舞也很休息的和谐共存社会。

这样的和谐社会,也就是制定社会规则的最原始初衷,同样也是法治社会的最本真追求。

当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的和谐美好,就算是一般富足的小康家庭也能够生活的很美好,那么过度的强调物质生活的需求,不就显得有些太过于盲目了吗?”

第五正的此番论断,在其看来可谓是一击中地,成功的利用白起的观点将其给彻底击败了。

也不知道白奇是不是也感受到了这种重创,看向第五正的眼神似乎也发生了一些本质上的改变,那种沉默不语的样子,再无先前的那种意味难名的笑容特性。

但这种沉默也显得十分的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罪理谜案】最新更新章节〖第150章下风〗地址https://wap.bqg22.org/259/259758/150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