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膨胀式发展的超导材料产业,西海大学就是冤大头(3/9)



实验准备的时间很长,但实验进行的很短暂。

很快,有结果了。

负责实验的应克华教授,带着激动汇报了实验结果,“我们在180万倍大气压的状态下,实现在16摄氏度激活超导状态,另外,在8摄氏度时,检测到了交流重场强的极值,数值为百分之17。”

“而超导状态的场强,则为百分之13,场强极致比常态高了四个点。”

这个实验结果让在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只要对于实验有所了解,就明白复刻实验的成果,已经强于芝加哥大学实验组发表在《科学》杂志的成果。

实验只是在180万倍大气压的状态下实现的,而芝加哥大学的实验组制造了260万倍的大气压。

同时,实验激活交流重力场的峰值比常态高出8摄氏度。

至于交流重力场强,倒是没有什么可说的。

交流重力场强和实验的布局以及超导材料直接相关,但和提前检测到交流重力场强的峰值无关。

实验结果确定下来。

周敏华也回到了科工局的办公室,她已经收到了王浩提交的机密成果报告。

她之前还犹豫着,是不是要再去一趟西海大学,了解一下成果报告的具体信息,主要还是因为其中的信息太惊人了。

上面说通过研究出了一种元素组合,而这种元素组合,会大大提升高温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

同时,还做出了数值说明,“能制造出100以上的铁基或铜基高温超导材料。”

周敏华很清楚,100以上的铁基或铜基高温超导材料代表了什么。

这个临界温度的铁基或铜基高温超导材料,可以在某些领域实现超导技术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比如,超导磁悬浮列车可以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比如,一些特殊需要超导材料传输电力的部件。

等等。

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公司,专业制造铁基超导材料,但临界温度基本都在30k左右,也只刚摸到“高温超导“的边缘。

这些公司制造出的超导材料以及相关的设备都是卖给实验室进行研究的,而不是正式投入工业使用。

现在的超导技术工业上也有使用,但覆盖的领域实在太小了。

如果能实现研发出100以上的铁基或铜基高温超导材料,就等于直接能发展出一个有规模的产业。

同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七章 膨胀式发展的超导材料产业,西海大学就是冤大头〗地址https://wap.bqg22.org/259/259747/237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