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丰厚的收获,节前小聚,张志强:我(3/6)

,持续投入了近二十亿美元,终于发现了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

这也让弗朗索瓦-恩格勒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这个研究就能知道,杨-米尔斯方程究竟有多么厉害了,它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强力,弱力以及电磁力整合在了一个数学框架内。

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之一,就包括杨-米尔斯方程问题,问题的描述是该方程的存在性和质量间隙问题。

这句话听起来很复杂,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

其实简单解释就明白了,质量间隙,也就是没有覆盖全部质量,一个原子包括原子核和电子,方程只是覆盖的原子核,并没有覆盖电子。

电子,也是带质量的。

这就是质量间隙,或者理解为质量的漏洞。

杨-米尔斯方程问题,简单来理解,就是研究解决方程没有覆盖到的质量问题。

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粒子标准模型的基础理论可以说就完善了。

那可不只是解决数学问题,能获得菲尔兹奖,同时还能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米尔斯理论是最顶峰的研究,难度也是非常高的,一般的数学家、量子物理学家,也会感觉无从下手。

所以,专心从事杨-米尔斯方程研究的学者数量极少,即便是往高出去估计也不会超过一百人。

王浩并没有想去解决杨-米尔斯方程问题,但他希望结合杨-米尔斯方程的研究,来辅助研究湮灭力的表现问题。

他的主要研究还是超导机制。

在超导的机制方向上,他都一直围绕着导电状态下的微观形态展开,围绕着塑造出来的新型几何展开。

但是,新型几何是怎么被拓扑的呢?

这就是湮灭力的作用。

所以从湮灭力的角度去做研究,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向,两个方向一起进行研究,才能够完善整体的理论。

研究湮灭力的表现,自然绕不开量子物理,就必须对杨-米尔斯理论有足够深入的了解。

王浩思考的干脆建立了一个任务--

【任务一】

【研究项目名称:杨-米尔斯理论研究(难度:+)。】

【灵感值:0。】

果然!

千禧年数学猜想,估计都是+级别了!

……

等回到了西海大学,自是一番恭喜和庆祝不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更新章节〖第226章 丰厚的收获,节前小聚,张志强:我〗地址https://wap.bqg22.org/259/259747/225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