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不愧是顶级数学家,耳目一新啊!(6/8)

列式,随后解释道,“我所说的数学,不是数学方法,而是建立超导机制的数学模型。”

“建立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的超导数学模型,结合交流重力以及其他实验,慢慢的完善这个模型。”

“具体构造是这样的……”

王浩写了起来。

这是他的研究成果,以交流重力实验数据为基础,构建出超导机制的数学模型,也就是以数学的方法,来阐述各个参数的关系。

如果能把数学模型完善到一定程度,就能够了解材料特性、超导状态触发机制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

理论上,很多材料都可以归为‘超导材料’,区别只是实现超导状态的温度不同,有的甚至极为接近绝对零度时,才能够触发超导状态。

用数学手段阐述材料特性、超导状态触发机制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就能够依靠理论,依靠材料特性来判断超导状态温度。

这样也可以去推导,什么样的材料归属高温超导,甚至是可以去研究,什么样的材料,能够实现‘常温超导’。

当然,后者很困难。

但是,在超导的理论机制研究方向上,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肯定是可行的,王浩对这一点非常坚定。

“用数学的手段去描述超导机制,能够直接以数字、符号的方式,去理解材料特性和超导实现温度之间的关系,未来就可以实现,给应用方向做直接性的理论支持。”

“我认为这一条路,比研究超导凝态物理特性更具价值!”

王浩做完了讲解后,很肯定的做出了总结。

会议室的人都愣愣的看着。

他们刚才跟着王浩的思路去理解,即便是中途有些晦涩难度,但大致过程是明白了。

王浩是根据交流重力实验数据,建立了一个把交流重力场、材料特性以及构造等复杂参数,集合在一起的数学模型。

这是多么复杂的工作?

好多人想想就感觉头皮发麻,但王浩不止是做出来的,还做的逻辑清晰,至少他们找不出错误所在。

如果能继续完善下去,显然就能够慢慢的描述出,复杂参数相互之间的关联。

简单来说,就像是个多参数的应用题。

参数包括x、y、z、a、b、d……

每一次实验都能够提供参数之间的关系,就能建立一个对应的方程。

随着不断进行实验,就能把方程组建立起来,有了足够多的方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更新章节〖第189章 不愧是顶级数学家,耳目一新啊!〗地址https://wap.bqg22.org/259/259747/188_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