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进化(2/3)

妃冲他发火,他也不怎么生气了。

对于妻子的烦恼,他心里其实也有数。只是年轻的时候,他见继室聪明又能干,还生了儿子,担心她会对长子不利,就有意压着她,不肯帮她娘家兄弟谋官职。等到长子地位稳当了,继室从来没做过亏心事,养出来的小儿子也聪明识大体,他心里觉得对她不住,有心要拉她娘家一把时,偏又失了圣眷,有心无力。

为了不引起皇兄的忌惮,他丝毫不敢过问朝政,自然不敢为小舅子谋官。因担心会被人说是拉拢士子,窦王妃求他帮忙把侄儿送进太学时,他也没吭声,最后还是窦王妃靠着自己的人脉,把侄儿送去了四门学。隋王自知理亏,对于窦王妃贴补娘家的事,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哪怕长子找他告状,他也不说什么。

李玳还因此觉得父亲偏心了,担心父亲早晚会把嗣王之位交给三弟李琅去承袭,越发热衷于追求权势。

李俪君对于自己父亲的想法不予置评。她只是觉得,窦王妃是个明白人,心里应该很清楚,别看对方眼下手里握着中馈大权,私房有所增加,跟隋王的关系也不错,可这一切都是暂时的。等到李玳续了弦,他还是会要求把中馈交到自己的新婚妻子手上,避免继母掌家。小事隋王可以默许,但关系到王府的权力归属,他肯定还是会站在长子这一边。到时候,窦王妃就要再一次失去权柄了。她难道就甘心吗?

她是个正派人,做不出害人的事,却也不可能牺牲自己和骨肉该得的利益。李琅需要续娶一房贤良的妻子,官职也可以再往上走一走;李婉致快到嫁人的年纪了,夫婿人选还没着落呢;再过几年,连孙女儿李慧君也要开始备嫁妆。没有钱,没有权,窦王妃如何为至亲骨肉谋划?

李俪君相信,只要自己提出了足够诱人的条件,这位聪明的继祖母没有理由拒绝她伸出的橄榄枝。

自打回到长安,虽然第一天晚上,她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院子里休息,没有出去,但第二天却还是照样去给祖父祖母请安了。

不过她去的时间稍稍有些晚,隋王见了她十分欢喜,说了些让她保重身体的话,便温言让她回去了。窦王妃却不在,她一大早就出了王府,据说是有急事回了娘家。

李俪君当然知道窦王妃回了娘家,这是石青一大早从门房上得的信儿。若非如此,她也不会特地错过时间,才去给祖父母请安呢。窦王妃这时候不在,等她回来知道自己去请安扑了空,多半会派人召自己过去说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玄妙大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七章 进化〗地址https://wap.bqg22.org/259/259706/11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