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黄县令弃暗投明(2/4)

皱鼻子,眼神四处飘等特点。

陆阳便想通过这些微表情,初步判断一下黄县令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

只见黄涛毕恭毕敬的说道:“大王容禀。下官与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并不一样。我也是贫寒人家出身。”

“哦!”

他仔细一看,黄县令的手上确实有很多茧子,皮肤粗糙,毛孔粗大。

黄县令撩起了自己衣裙的下摆,他的腿上赫然有一条刀口。

那种刀口是秋收时节,割麦子的时候,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

用镰刀隔断麦秆时,不小心所留下的。

很明显,他以前经常下地干活。

很可能最近也没有落下。

科举制度确实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于政治资源的垄断。

但不代表世家大族在官场上就不吃香了。

他们掌握着大多数的知识,家族中有很多人都在朝中任职。

哪怕科举制度已经提供了一个相对来说公平的竞技平台。

但那些世家子弟自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和贫寒子弟拉开了距离。

他们有名师教导,家中什么也不缺。

一门心思只搞学问。

比那些贫寒人家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

他们在考试的时候就会占尽优势。

像是黄县令这样的人,白天要干活,晚上才能读书。

辛辛苦苦数十年才勉强考上了进士。

这已经是寒门子弟中的顶尖了。

有的是人白发苍苍都考不上举人。

黄县令如此说,无非是为了表达一个意思。

他是从贫寒百姓中出来的。

能明白民生疾苦,世道多艰。

不像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官宦子弟,十指不沾阳春水,两耳不闻窗外事。

百姓在他们眼里什么也不是,只是他们彰显身份的一种陪衬而已。

“下官出身贫寒,早就对当下的世道颇为不满。

世家大族把控政治资源,剥削百姓,还要打压我们这些出身平民的官员。

当今天子为人轻佻,荒唐无度,宠幸奸臣,用心偏私,排斥正士,喜听谄谀之言。

致使奸臣充斥朝野,贪官污吏遍地扎根。

尤其是大兴土木,修建那不知所谓的艮岳,花石纲之祸流毒无穷,困顿民力,逼反江南百姓。

朝廷会有今日之祸,皆是自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水浒真说】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八十七章 黄县令弃暗投明〗地址https://wap.bqg22.org/256/256339/48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