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5 千秋大计(3/4)

之前几年的商贸渗透,行台对辽边的基础地理状态都乏甚懂得,更谈不上实际的立足经营了。

温放之提笔在这份舆图上圈出了几个原点:“这几处区域,便是之后持续创立戍防据点所在。”

刘群等人俱都凑上来张看,待见这份舆图绘制精准,对辽边很多山川城池的标注,甚至就连他们这些久在辽边的老人都乏甚如此过细的懂得,也不免对行台谋而后动、筹备周详的做事作风大为叹服。

温放之所标注的这几个地点,其一便是位于辽西濒海的碣石岛、又称秦皇岛,秦始皇东临碣石因是得名的一处海岛。

此处地近段部目下所居的阳乐,又与马石津隔海以看,王师在此设立据点,除了可以更加牢固把持海路之外,对于辽西也能形成极强的战略压抑。登陆之后,向内陆延伸不长的间隔,便可抵达卢龙等陆上要塞。

第二个地点便是他们当下身处的徒河,徒河本身便是早前商贸的集散点,有水道直通大海,陆地上的交通也非常方便,间隔辽西的令支和他们此前刚刚脱身的紫蒙川都不远,言之辽地噤喉都不为过。

至于第三个地点,名为平林口,乃是辽水的进海口,经此可以直达辽东腹心。旧年慕容部决裂,慕容皝时刻都想吞并慕容仁,其中最大一次规模的军事举动,便是意图趁着冷冬冰封之际跨过平林口往偷袭身在辽东平郭的慕容仁,只是由于慕容仁得到当时淮南都督府示警,使得慕容皝功亏一篑,而慕容部的决裂又持续数年之久。

第四个地点,便是辽东目下郡治平郭城。而将平郭城也圈划出来,便足以看出温放之野心之大,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区区几个据点的经营建设,而是直接要分割辽东大片的疆土。

马石津作为行台最先创立的基地,其地理位于辽东最南部,固然海路顺畅,但是陆路却并不方便,由此向北便是绵延不断的山岳丘陵、深山老林。此前行台在辽边弱势时,选择此地经营可以避免来自陆地上慕容部的打击,可是现在想要持续向外阔进,此前的藩篱便成为了障碍。

温放之将新的据点设在辽东平城,即意味着他要将全部辽南半岛从慕容部的统治中剥离出来,要将辽南大片疆土整体纳进行台的掌控中,也将成为之后安置辽边流民的重要区域。

温放之侃侃而谈,条理有序的分析着他这些谋计的原因种种,可见这些想法尽非一时天生,而是已经经过数年的分析打磨。

刘群等人一边听着,眸中也是异彩连连。温放之这些打算,若是放之全部中国大势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汉祚高门】最新更新章节〖1395 千秋大计〗地址https://wap.bqg22.org/25/25819/141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