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变局(4/6)

别小的了,还不是北边来使的事情,房学士陪着说话呢,陛下这会心思,大家谁都吃不准,都小心侍侯着呢”

我道是如此,想了想又道

“对了,听说新来投来个房学士,莫不是的他。”

“总大人说的正是,这位房倌、房学士正是三日前来投的,还颇有来历,说是名门之后,开国名相房玄龄公的玄孙,据说于士林颇有些清望声势,口气大的很呢,两天老说要谋划反攻关内呢”

果然是他,难怪一听就觉得有些耳熟,这位房倌可是大名人,号称当时纸上谈兵无二之选,赵括再世的人物,唐朝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最着名的两次大败之一,就是他瞎指挥搞出来的。

要说他本系出身宰相世家,名门之后,满腹经纶,文坛领袖,才绝惊滟,上闻天听,官拜宰相,号称一时显赫无二的风云人物。本应该是大有所为的名臣。可是却在反攻长安的关键时刻,以书生意气刚愎自用,用外行指挥内行,最终断送了十几万精锐大军罪魁祸首,成为历史上书生误国的典范。倒也是青史留名,只不过留下个大笑柄。

但他于士林请流中实在极有名望,哪怕丧师获罪后,朝野上下为他求情的极多。我也是在唐诗小注里知道他这号大名,因为同样和他交情很深的杜甫就是因为他一力求情,惹恼了当时肃宗皇帝而迁怒为房倌一党,被闲投散弃。

“哦”我心中有了底。

原王府内院堂下文武分列两堆侯着,只是由于近来旧属投臣日多,加上前来觐见的山南道邻近的诸州郡太守刺史随属,阵容壮大了许多,也多了许多生面孔,各色袍带官服,拥挞在王府内堂下,倒有些拥挤的感觉。

其中文臣一班,以韦见素韦相大人所代表老皇帝出奔的随臣旧属,新授的崔涣崔平章所代表的蜀北山南官吏,有意无意的,在台阶下隐然形成两个分庭抗礼的小圈子,依品级官秩高低,环绕那些朱衣紫袍周围,越靠里的自然服色越深。小声的说话,还有大眼瞪小眼的。

而临近内厅的几位承旨、待制,都屏声静气不敢说话,显然发生了什么,见我进来,有相熟的纷纷以眼色相招呼。

毕竟“太子登极”这个消息,虽然早有意料或事心理准备,但国无二日,新君册立,这对许多人来说,却是关系自身立场和身家前程的大事件了。

来使正在内厅说话,解释前后情由,恭送陈表。

原来,太子一行快马轻乘出斜谷关,过汤峪、子午谷达陇南,比至新平,通夜驰三百馀里,连杀数位逃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幻之盛唐】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三章 变局〗地址https://wap.bqg22.org/24/24049/74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