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惊闻(5/6)

而生畏了。

唯一让人安慰的是,这些暴烈儿精巧的东西,也只有本朝才能生产,配方和原料更是国家的机要,那些外族就算获得一些,也无法产生太大的变数,因为虽然装满油料的火罐,很早就出现在历史上的战争

中,就算许多人也知道火油会暴烈燃烧的原理,但是除了龙武军把持的军器监外,至今没有人可以仿制出相对合格的产品来。

“请总府训示。”

“你们到底为何而战。”

一个熟悉的声音通过扩音的铁皮筒子,在礼堂的高台之上响起。

拿过去看的那些名人煽动帖子,发表一通国家、民族、军队之类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大道理演讲后,我口干舌燥的走下来,将连喝了几杯加了果汁的甜茶。

以我的身份,很早就无须对这些事情躬事必亲,但是每次武学公众活动,我都坚持亲自参加,无他,只是强调和突出教育重要性的一种姿态,所谓上行下效,或者说上有好下有逢的道理。

以后打战的机会越来越少,要想在众多竞争势力中脱颖而出,最大屏障就是龙武军长期积累的教育体系和文化程度,为了保持这种始终领先一等的优势,继续扩大体系内教育的层次和深度,就很有必要了。

目前龙武军所属的基层组织,已经基本实现义务的粗略识字教育和相对低廉的书写教育,像童子军什么的部分核心、要害部门,可以实现有限的技术培训,和粗浅的历史和军事教育。

“陛下有召。”

就看见宫中的朱衣内使和枢密院的留置典史,同时迎上前来。

大内武德殿,我见到简冠便装的皇帝小白,还有另外两位长期不理事的左右枢密,李光弼和郭子仪,

河北道出了件大事。

河东道天平军的李正己,云中道成德军的李宝臣,河北道魏博军的田承嗣,平卢道相卫军的梁崇义,泾原军的高晖等,先后上书请求枢密院军略指导,这个指导,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指导,而是接受枢密院标准要求,进行彻底的整编和改制,让后等级评定的考核结果,获得相应的级别待遇。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人多少与叛军有那么点渊源,或者干脆就是降将出身的,甚至是历史上藩镇之乱的发起者,不过这也不太意外也不难理解,在这个时空,他们本来就是那些藩镇中比较尴尬的存在,在河东朔方军中,多少也低人一等,不可能得到真正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而作为朝廷就算要用他们,也是有所限制和提放的使用,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幻之盛唐】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五十五章 惊闻〗地址https://wap.bqg22.org/24/24049/456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