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江山一统(2/4)

王伏宝回答。

“既然不入民籍那他们又有何资格拥有田产?既然不交税那也就别要产业。

”传旨,出家人四大皆空,自今日起,全国所有寺庙之土地商铺林产等一并收归官产,以庙中僧侣计,每人赐衣食田三十亩,以免其为外物所扰,以明其专心礼佛之志。”

“另外出家人以慈悲为怀,近来僧侣多以借贷生利,至有借贷者家破人亡之事,实有违佛祖之志,今特旨所有借寺庙贷者,借据一并作废不用再还了,若有以此告官者以抗旨论。”

自佛门向叶柯低头之后,短短三年,他们又死灰复燃起来。

因为佛门如今所占之地,实在太大,佛库里的金钱也实在太多,以杨易一贯的行事手段,绝不会允许佛门占据如此多的资源,灭佛之事定会重演。

其实此时的佛门势大,与隋朝杨坚有着极大的关联。

盖因在隋朝时,隋文帝从降临人世,便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出生在佛教寺庙里,从小父母就把他寄托给僧尼抚养,主要由一个叫智仙的尼姑照看他,一直在寺庙里生活了一十三年。

以后做了皇帝,他也时常对臣下讲起自己幼年时代的这段佛门生活,毫不避讳。暗文帝还令史官为抚育自己的尼姑作传,对自己生活过的尼寺大加修缮。

据载,仁寿元年,文帝令天下各州,凡吉利塔内均作神尼智仙像,就是因为他少时得智仙育养的缘故。

杨坚常对群臣感慨:我兴由佛法。

在当时本来由于北周武帝的禁佛政策,隋朝初期的佛教式微,尤其是在中原,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眼看就要灭绝,连传承都难以继续下去,但经过杨坚这么一搞,佛教起死回生,反而加倍的繁盛起来。dudu2;

上有所爱,下必效之。

由于杨坚对佛门这么偏爱,导致天下官员在各地纷纷建立寺庙,以讨皇上欢心,此后佛门再兴,寺院遍布大江南北,迎来了又一次新生。

因为有皇帝的支持,搞得佛门有点肆无忌惮,兼并土地,广招信徒,江北江南,人数与日俱增。

后来即便是杨广,也曾受过佛门大戒,但他虽然受戒,却不怎么信奉,后来甚至搞出将女尼配给军士的举动,这非但不是信众,甚至已经成了灭佛的先锋了。

如今叶柯一声令下,王伏宝便带领锦衣卫,又有官府配合,开始梳理全国佛寺,域内佛寺僧众有一多半都被赶出庙宇,或勒令还俗,或充军打仗,反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系统带我穿万界】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八九章 江山一统〗地址https://wap.bqg22.org/24/24034/19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