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眼看他楼塌了(2/3)

次的起义就被镇压了下去。

留存下来瑟瑟发抖的那些不明所以的士族,最终只能被迫经营起为曹操的尚书台所总管的新生的精盐产业。

当然…这整个一轮的盐业大事变发展下来,受益的人,自然是曹操,以及北方的普通百姓。

而以此事件为划分,北方士族看清了曹操对于那种卸磨杀驴的态度之后,似乎隐隐的也开始盘算起如何跟曹操对抗,博得生机的策略了——也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这点,在后面易小天给出邺城兴建铜雀台的规划后,曹操那是马不停蹄的就跑路了。

许都?将来许都只会是曹操下狠手的地方,邺城才是他真正的老巢。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

同样的事情,对于荆南、蜀地、以及江东来说,产生的影响就各不相同了。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北方那些曾经以盐业为生,经历了此次变革后存活下来的士族,都得到了有间山庄特供的精盐制盐法。

盐矿仍旧掌握在士族手里,只是有尚书台管控,精盐的价格再也高不起来。

可荆南、蜀地以及江东,可就没有这个机会窥得天机了。

他们要制取精盐,仍旧只能以从前的土法,打盐井,挖盐矿,能得到什么品质的盐,全看老天爷赏饭。

一个家族如果能够世代占据精盐的盐井,只要他们不蠢,从有一天会成为庞然大物。

偏偏…偏偏北方盐业的变革,让这种优势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

荆南蜀地不以盐业为支撑还好,价格的崩溃,并没有让太多人损失过重,嗅到风声的刘璋刘备都跟着喝了口肉汤,北方的盐价降了下来,他们就派人从北方进取低价的盐(走私),然后从各地以稍低于曾经青盐价格的高价卖出——美名其曰,造福百姓。

实际上,即便他们卖出的价格已经比起当年精盐的最高价已不足三成,但…这仍旧是一本万利。

——

江东的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

盐业之于江东的重要性,更甚于北方,如果抛去盐业,半数的江东世家都会遭到惨痛的打击。

可问题就在于…

矿盐跟海盐是不一样的。

沥卤煎盐之术,许久之前,便有人发明了出来。

在海滨之所,开辟盐滩,引海水浇灌,经日晒之后,盐分便会附着在泥沙之上,最后挑取盐分,再经一步海水冲淋,最后得到的卤水再煎制,才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摊牌了,我是曹操】最新更新章节〖第952章 眼看他楼塌了〗地址https://wap.bqg22.org/220/220657/95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