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曹丕的野望(3/3)

至于他们为何会如此有信心,原因很简单——曹昂在此前数次考核之中评价不高,而根据现在考核的进程,作为最后一个能够影响胜负的关键大项,只要他们把这寿春最后一个月的任期走完,递交一份完美的“功课书”,这场关乎于世子之争的讨论就可以下结论了。

毕竟,早在曹丕与他前来寿春任职之前,曹丕的恩师崔林便为他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司马懿知道这是作弊。

但为了胜利,他愿意不择手段。

崔林一言便点出了考核最后这一项的关键所在——目的不在功绩如何,反倒在与与人相处方面的能力。

所谓官场便是人情世故,最后这项考核算是把这一点演绎到了极致。

为何会有这样的结论?

就看他们的选址罢——寿春、樊城,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但相同的地方就是他们分别都在魏国如今堪称坚壁堡垒的合肥与襄阳背后。

这就意味着,从一开始,这考核里就不存在什么治军方略方面的考核——想出功绩?

这两城附近太平的连山贼都寻不见。

几乎到了路不拾遗,门不闭户的程度,哪是教他们来施展手脚的?

因此崔林断定考核的本意,是来考察两位公子拉拢人心的能力——

“只能说先生为了让大公子的优势发挥出来,简直是煞费苦心啊。”

司马懿是这样想的,毕竟在邺城,曹丕的人脉已经不用多说了。

如果在邺城考察这方面的能力,那不就等于直接宣布了曹丕的胜利吗?

只可惜在司马懿看来,易小天尽管已经为曹昂做到了极点,可终究不是自己的对手。

他可是出生于河内司马氏,自幼便在名流场合耳濡目染的他,要教导曹丕,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三国:摊牌了,我是曹操】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曹丕的野望〗地址https://wap.bqg22.org/220/220657/1291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