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大聪明(2/3)

晨联络感情,只不过是为了树立江为民是新永本地人的形象而已。

等到江为民拿着钱,一走了之,肯定会毫不犹豫的丢下江晨这个挡箭牌的。

到时候,江晨这个亲戚,就知道有多绝望了。

不过,江为民这一招还真的挺有效,这新永的人对于江为民这个家乡良心企业家的身份,简直是深信不疑。

所以这段时间,向他们投钱的人那叫一个多,数钱数得自己都快抽筋了。

正在这时,江为民的声音也再度响了起来。

“约翰,现在我们搞到多少钱了?

差不多可以收网了吧?”

“目前已经筹资九千六百万元,向外支出利息与本金一千三百万元,结余化墙不就是大一点儿的黑板报吗?

直接叫黑板报不好吗,叫什么文化墙。”

杨建光刚想接话,一旁一边抱着书,一边优雅的修长的手指夹着圆润的白色粉笔的张清泠便脱口而出。

“黑板报其实是近现代才有的一种教室文化产物,可文化墙已经拥有非常久的历史。”

“大约在十四、五世纪初期时,伴随着宗教的发展,出现了在墙壁上绘制了各类宗教图案类的绘画方式,这种方式所绘制的图案一般都是宗教的题材,以装饰教堂等教会所属的建筑,从而增加建筑和环境的严肃和神圣性。”

在古埃级,艺术家会在墙壁和柱子上雕刻各种的花纹作为装饰,其中这些装饰很多是记录居所主人的生平,以及记录各种神话故事,为埃级最初的墙绘艺术。

“而在我国的西葬地区,人们把佛祖绘制在墙上以及唐卡(一种以牛皮制作的装饰物)上,以驱除邪恶祈求平安,这应该就是文化墙的来源了。”

在张清泠说完之后,杨建光点了点头,接过了话,

“实际上,在各国家各宗教中,都有在墙壁上雕刻,绘画的记录,这些记录着宗教和当时生活情况的壁画,便是现今的墙绘艺术品。

上世纪60年代,m国的废城和宾夕法尼州出现涂鸦文化,从简单地书写tag和门牌等字母与数字的组合,到上世纪70年代前期开始在字型、效果等的钻研,近40年的发展已经让涂鸦走出m国的墙角,成为全球性的艺术创作。

“其实字面理解文化墙就是将文化展示在墙面上,但跟黑板报有本质的差别。”m.baiyca

“黑板报一般是根据特定主题,使用粉笔等材料制作而成,随便可以更改;而文化墙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返1994】最新更新章节〖第288章 大聪明〗地址https://wap.bqg22.org/216/216370/28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