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9章 因山为藏(2/3)

状,器物也往往两两成对。

此外,还有一些用途不明的器形。

如江省丹徒烟墩山出土的一对角形器,和屯溪出土的一对五柱形器。

这一地区的墓中,通常随葬较多的原始瓷器,器类、器形变化也较多。

中原地区的西周墓中,虽也有随葬原始瓷器的,但数量很少,器形也较单一,多为豆形器。

出土的玉石装饰品有壁、琮、圭、璋、柄形饰,以及鱼、龙、鸟、兽等动物雕像。

其他还有玛瑙、琉璃串珠等饰物。

在琉璃河等地,还出土有西周时代的漆器,但大都朽没,仅存痕迹,可以复原器形的有豆、觚、俎、罍等。

陈文哲虽然没有认真揣测,但是,他只是简单的看一看照片上墓坑和出土的青铜器,就已经知道,那一片是公墓和邦墓的结合葬地。

这些墓地有点复杂,他从中看到了很大的潜力。

为什么这么说?毕竟他没有看到一些其他墓葬,特别是小型的邦墓,也就是小墓葬坑。

这就要看那座古城遗址的照片了,既然是一座古城,那么自然不可能只有王侯。

所以,邦墓肯定是存在的。

那一家子都把一座古城遗址挖掘了个遍,怎么可能放弃其中大片的小墓葬?

除了青铜器,肯定还有陶器、兵器、打捞车马器、玉石装饰品、原始瓷器和漆器等。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墓坑,也肯定有很多文物出土。

既然有着这种推断,陈文哲也不会跟那位摊主虚与委蛇,因为以他现在的实力,没必要!

所以,陈文哲直接指出照片上的问题。

“还有没有其他墓坑的招牌?这边应该是一座汉代的墓葬吧?还有没有商代的?东西留着也不下崽。”

“就知道隐藏不住,这里还有一部影集,是那座古城遗址整体的发掘照片。”

陈文哲接过来,再次仔细查看起来,果然,这一次没有出土的器物,只是一些墓坑的照片。

这些照片也很有用,因为第一张就是一张汉代的墓坑。

陈文哲之所能一眼认出来,主要是因为汉代普遍用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

这在形制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

这是我国古代墓制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後普及到各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更新章节〖第1719章 因山为藏〗地址https://wap.bqg22.org/216/216122/171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