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九章国宝中的国宝(2/3)

,西夏被蒙元所灭,文物、典籍等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曾经盛极一时的西夏王朝,被逐渐掩埋在历史的尘沙之中,成为鲜为人知的“神秘古国”……

1972年,国家正式做出挖掘西夏王陵的决定。

几经努力,考古专家们终于进入了地下21米深、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却发现文物已被盗墓者洗劫一空。

见此情景,所有人都懊丧不已。

一名年轻的考古工作者一时气急,狠狠地踹了一下脚底早已腐朽的木门。

勐然间,两只金灿灿的牛角尖“破门而出”。

挖出来一看,竟是一件鎏金铜牛。

原来,被盗墓者炸倒的墓门正好盖住了“鎏金铜牛”。

因此它躲过了盗墓者的贼眼,留存至今。

因为这个小插曲,鎏金铜牛也被称为“一脚踢出来的国宝”。

作为西夏文物中的精品,它工艺精湛,号称“西夏第一牛”,如今已是夏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其为“国宝”。

后来在出国去意大利展出的时候,国内投保价值是两个亿。

当然,它要真卖的话,也许不值两亿,但是,以现在的华夏国情,也许会远远超过两亿。

不说其他,只是铜牛精细的侧面,就十分让人惊叹。

要知道这件鎏金铜牛”长120厘米、宽38厘米、高45厘米,重达188千克。

最重要的是它全身折射出柔和的金光,这种效果,一看就十分喜人啊。

还有,按照陈文哲对于艺术品的制作等级划分来看,这种作品肯定是宗师级的。

因为不管是神态,还是姿态,这只牛头无可挑剔。

它四腿呈内屈跪伏状;牛首高抬,神态自若。

两角弯出优美的弧度,颈部宽厚,体格健壮;

双眼炯炯有光,却又呈现温驯之态。

能够把一头大牛,制作到这种程度,让人一看,居然发现是一只正襟危坐的铜牛,这可不简单。

“鎏金铜牛”做工十分讲究,为模制浇铸成形。

腹内空心,外表通体鎏金,但因为时间太久,大多已经脱落。

现在只能根据依稀可见的斑驳,来想象它当年的辉煌与灿烂。

鎏金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金属加工工艺,起于先秦,至汉代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之后历代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四百零九章国宝中的国宝〗地址https://wap.bqg22.org/216/216122/140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