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大权独揽(2/3)

上下不和,内外失调,打成这个鬼样子。

兵制改革之外,全国范围内的均贫富稳步推进,赵昕着重把控大宗商品的生产运输及售卖各个环节,减少通货膨胀的速度,兑现自己继位的承诺。

但是在这个环节中,因为骤然需要调控整个国家的大宗商品,所以赵昕的人手不够。人手不够,那一部分职权就只能够让朝廷官吏来承办,如三司的官员,这也是他们职权所在。人手不够的另外一个影响,那就是监督力量大幅空缺,没有监督的大宗商品运行,会诞生多少阴暗不必多说。

这部分人将利益吞进去之后,结果就是虽然赵昕三令五申,物价还是降不下来,外地商品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运送过来,物价甚至还有上涨的情况。百姓的怨念愈发深重。

将武将群体收拾了一顿后,赵昕着手整理文官集体,入手点则是贪腐问题,打击贪腐历朝历代都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情。

与宋朝以往处置贪腐问题不同,这一次,赵昕抓住了贪污 的文官,可不再是贬官流放,甚至是口头警告这么简单,严重的话是立地诛杀!

太祖有训斥,不杀文人。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还立了一块碑,但是太祖和赵昕有什么关系,赵昕是靠民意继位的,百姓是他最大的支持,完全可以无视这项训斥。赵昕只要想,更换国号也不是不行。

将武官群体打下去之后,文官难不成觉得自己能够躲过这一刀吗?可笑至极,文官集团难不成觉得赵昕会和他们分享权力吗?不,赵昕要的是大权独揽。

但是,总有一个博弈过程的,当赵昕在朝堂上宣布要诛杀涉及贪腐问题的文官,一帮人说赵昕责罚过重,会伤了办事之人的心。然后引经据典,特别是说先帝赵祯如何如何仁义,你赵昕应该向你爹学习。

可惜文彦博而今不在朝堂上,否则赵昕倒是很想要听他说出那句,“天子非与百姓共天下,是与士大夫共天下。”但是文官们纷扰之间,意思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

他们很自傲,认为皇帝要是没有他们这帮文官处理政事,就啥也不是,他们有与天子讨价还价的资格。

赵昕笑了,当廷宣布退朝,摆驾宣德门楼,召集汴京城百姓问政。

而今的宰相是韩琦和曾公亮,参知政事有欧阳修,富弼任枢密使,都是前朝老臣,赵昕继位之后,一个没有换,如苏洵这类智囊只是授予了学士职位而已,并未让他参政。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赵昕没有烧,这帮人还以为他好欺负是吗?真的觉得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宋皇家发行商】最新更新章节〖第488章:大权独揽〗地址https://wap.bqg22.org/215/215876/48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