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降息(2/3)

普通人的思维肯定是努力去赚取更多,要不就是去借,借不了怎么办,那就等死。

而对于统治者来说,如果不着急用的话,可以开耕田呀,可以劝纺织呀,可以节省开支巴拉巴拉一大堆。

但是如果急着用,首先当然是想方设法去抢。如何抢又涉及两条路,一条路是谁有钱就抢谁的,另一条路是谁好抢抢谁的。

最有钱的当然是豪门贵族,最好抢的当然是普通百姓。但是两者往往互为排斥,也就是有钱的不好抢,好抢的没有钱。

那么,就进行一下中和,也就是去抢所谓的中产阶级,对于古代王朝来说,其实就是指代一个群体——商人。一旦王朝缺钱,首先开刀的就是这些人。

很可惜,赵昕虽然是统治阶级,但并不是统治者,抢钱这事赵祯玩得来,赵昕则需要找个名头,好比之前抄了张外戚的家。

抢钱行不通,就只能够去借,总不能让赵昕去赚吧,便是三头六臂也养活不了大几十万人呐。

去借,赵昕不是没有试过,比如开设了银行,劝百姓进行存款,又比如发现债券。但是前者募集不了多少钱,后者发得太多人家又担心你能不能够还上。

总而言之,抢也抢不到,借也不好借。

针对自己愈发窘迫的困境,赵昕决定主动出击,将后面一个问题解决掉。赵昕必须借来一笔足以撑过今年的钱款。

假设百姓有钱,为什么你借不来钱?

这一问题经济学家或许会告诉你很多道理,许多理论,但是剔除掉不必要的干扰后,用大白话解释就是人家给的利息更多。

赵昕开办的银行,年利率百分之十,放在后世,足以让大妈们抢破头一样去存钱。但是现在,不要说百分之三四十,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两百也是屡见不鲜。

太宗年间,“比年多稼不登,富者操奇赢之资,贫者取倍称之息,一或小稔,富家责偿愈急,税调未毕,资储罄然。”

也就是天灾时期,老百姓借了利息百分之一百的钱,等到来年收获,富户就催收,导致老百姓连税收都没有交就已经破产。而且这里借钱的期限,很多时候不是一年,仅仅是半年,折换为年利率,就是百分之两百。

你们猜猜太宗是怎么解决的。

太宗“遂令州县戒里胥、乡老察视,有取富民谷麦赀财,出息不得逾倍,未输税毋得先偿私逋,违者罪之。”

太宗的旨意是利息不得超过一倍,而且要以交税为先。百姓在他眼中就是一个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宋皇家发行商】最新更新章节〖第284章:降息〗地址https://wap.bqg22.org/215/215876/27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