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割韭菜新姿势(2/3)

本应是一个涨停。

如果说“养成”的思路还是比较“长线投资”,那“选秀”就明显更“追涨杀跌”了。“选秀系”偶像团体借助综艺节目,将参与度与成就感集中化并数据化。

偶像能否从众多竞争者中成团出道,全凭人气投票票数决定,而票又间接和金钱挂钩。

粉丝成为了偶像职业命运的决定者,至少他们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这一模式下粉丝的爱与回报,藉由节目排名这一数据变得可视化,追星也变成氪金网游:花钱买票买得越多,倾慕的偶像越有可能以高名次出道。

900万短信投票成功送李宇春出道是国内选秀的初声;而在18年选秀综艺《创造101》的开播,将改良后的玩法带到公众面前,彻底点燃秀粉的狂热。

但通过综艺节目人造大牛股,也意味着粉丝阈值的拔高,以及有限的增值空间,直接导致了一些成团即巅峰的案例。

但对投资方而言,单个选秀偶像团体的沉浮并不重要:既然生命周期短、渗透率低,那就拼命提高客单价和复购率。

偶像团体对参与度的开放,大大丰富偶像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想象空间。在此之前,兜售专辑、周边以及演唱会门票,几乎是偶像仅有的to c变现方式,真要赚钱,还得to b:接代言、卖广告。

但近些年的选秀综艺节目,却可以轻易吸引年轻人投入动辄上亿的资金。

秀粉们正在幕后进行一场不设上限的金钱火拼:撑腰值前11的偶像学员才能成团出道,而每购买一箱冠名商蒙牛的联名牛奶,即可获得额外的撑腰值。

决定偶像出道的因素,不再是专业评委或是个人艺术造诣,反而变成了粉丝的购买力上限。他们不满足于自己氪金,开始呐喊造势:钱才是底气,才能给他未来。

背后的变现逻辑,是偶像团体上瘾症状的延续:放开粉丝参与之后,只要让粉丝体验到亲手打造大牛股的感觉,他们便愿意替中间的任何环节付费。

“参与”和“反馈”是背后的两大关键词。所有人都可参与、反馈最直接的综艺卖票,自然备受市场欢迎:只要钱够多,爱豆就能站上更大的舞台。

一来二去,蒙牛赢麻了!

将一部分用于满足粉丝“短期投资回报”的偶像物料、粉丝互动单独抽离,当作会员权益售卖,售价为每年298元。

另一个变现思路,是对原有模式进行改造,捅破天花板。

这一现象日趋普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神豪UP主】最新更新章节〖第283章 割韭菜新姿势〗地址https://wap.bqg22.org/210/210461/26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