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三年弹指一挥间(2/4)

06年4月9日,第1块钢板切割仪式在红山船舶总公司位于北仑港的造船基地隆重举行,皇太子李思元殿下亲自出席并且主持了剪彩典礼,剪彩过后,鞭炮齐鸣,礼花弹飞上天空,热闹的舞狮舞龙活动把现场氛围推上了高潮……

1907年8月31日,英国与俄国签订《英俄条约》,加上三年之前,1904年4月8日,英国放弃了“光荣孤立”的政策,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从而建立起同盟关系。至此,通过《法战盟约》《英法协约》和《英俄条约》,欧洲大陆主要列强英、法、俄三国建立起同盟,正式形成协约国集团。

西太平洋掀起的造舰热潮,深深触动了华旗国的敏感神经。

西奥多·罗斯福是马汉《海权论》的忠实追随者,在听到海参崴大海战戏剧性的战果之后,深深地为海战的魅力所倾倒:

“我仿佛自己成了扶桑人,兴奋异常而无法履行公务,整天和来访者谈论这次战斗。”

作为一名眼光敏锐的战略家,西奥多-罗斯福认为;“我充分认识到,如果他们取得胜利,这肯定意味着他们和我们将在未来进行一场斗争。”

在谈到扶桑时,他明确地认为花旗国的潜在敌手,即“扶桑和它的海军是一支强大的新生力量,一支好妒忌、易过敏以及好战的力量,是一支被惹恼后能从我们手上立刻危威西海岸的力量。”

此次大洋帝国发展军备的消息传出,令花旗国上层紧张情绪达到了顶峰,在华盛顿高层圈子里,普遍认为大洋帝国比花旗国实力更强大,侵略成性,是一个极危险的潜在敌人。

如今西太平洋地区两强并立,已经严重阻碍了花旗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施,因此对远东和南太平洋地区的反感情绪越来越高,在1907年,与日政府缔结了限制扶桑人移民加利福利亚的协定。

并且,花旗国会在1907年底,出台了限制大洋帝国相关贸易的歧视性税务法案,刻意制造贸易摩擦,给两国间繁忙的贸易往来制造阴影。

花旗国海军也开始制定一旦与大洋帝国或是扶桑发生战争的作战计划,在计划中,一旦开战,需要从大西洋调动不少于16艘战列舰支援太平洋。

为了测试海军的应对能力,同时让国内转变对扩张海军的反对态度,当然更是为了给大洋帝国一种无形的压力,罗斯福总统在1907年7月13日向国务卿的伊莱休·鲁特提出:

“相比一切事物,我更关心的是当下与大洋帝国那个独裁君主的问题,谢天谢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澳洲风云1876】最新更新章节〖第877章三年弹指一挥间〗地址https://wap.bqg22.org/200/200621/87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