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两害相权取其轻(2/4)

货要的太急,这些世界著名武器生产企业不可能把别的国家用户订单丢在一边,至于说先给南方联邦生产,他们还真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比如,德国克虏伯钢铁公司现在就手持着大清国北洋海军上百门火炮订单,另外还有阿根廷,智利和奥斯曼帝国火炮订单,难道全都不做了,去给南澳大利亚自由联邦生产吗?

如此做不但要承担商业信誉的损失和经济利益损失,而且会影响与上述国家的关系,得不偿失。

第二是顾忌到大洋王国的因素,这些世界著名公司出于慎重起见,均感觉不宜向南方联邦提供新锐火炮,老式火炮要多少有多少,新锐火炮则不行。

且不谈专利技术掌握在蔚蓝色武器公司手中,单纯考虑一下火炮是干啥用的,就知道事情远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卖出火炮总是要打死人的,结下了血仇,以后澳洲市场还要不要了?

依照大洋王国国王李福寿那种睚呲必报的霸道性格,指望他很快就忘掉旧怨,怎么看都不靠谱儿。

倒不是说怕谁,而是没必要掺合这一摊子破事。

商人都是精于计算的,卖几十门炮而已,充其量几百门陆军野战炮,撑死了也就是一二十万英镑的生意,实在不值得大动干戈。

陆军野战炮大部分都是小炮,40毫米口径60毫米口径,75毫米口径,95毫米口径或者是105毫米口径,主流都是这些炮,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

昂贵的是海军炮,一座双联装305毫米舰炮动辄二、三万英镑,一艘铁甲战力舰就可以装备三座双联装主炮,再加上十几门大口径副炮及其他附属设施,一笔单子价值就超过10万英镑。

南澳大利亚自由联邦可是没有海军的,自然也就不会建造昂贵的铁甲战舰,大洋王国可不同,拥有在整个南太平洋地区首屈一指的强大海军力量,那妥妥是一个现实中的大客户呢!

所以,南方联邦被逼无奈只能跑到花旗国去翻库存,毕竟在南北战争时期,花旗国南北双方共装备了八万多门火炮,就算大部分都回炉熔铸了,多少还能剩下来一点。

此外,南方联邦孤注一掷的大规模招兵买马,战争说到最后拼的还是人,在这方面他们很有底气。

大洋王国人多了不起吗?

只不过是1000多万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罢了,真正能打的没几个。

就在南方联邦抹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大洋王国也没闲着,国王李福寿坐镇前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澳洲风云1876】最新更新章节〖第632章两害相权取其轻〗地址https://wap.bqg22.org/200/200621/63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