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香港岛(2/4)

以同时向前或向后射击,所以前向和后向射击火力最猛,但由于烟囱和船艏楼阻挡,依然存在一定射击死角。

这样的主炮设置,舷侧只有一座双联装主炮能够发挥火力,相对而言火力最弱。

这一时期主力战舰的干舷较低,当航速达到14节左右时,大西洋狂暴的海浪会经常扑打到甲板上,只有提高干舷,才能满足新一代战舰对15节以上航速的追求。

以上种种情况说明;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也好,法兰西,奥匈帝国或者德国海军也好,都还没有完善的铁甲舰海战战术,依然需要从一次又一次的海战中吸取营养,慢慢完善铁甲舰战术。

一艘近万吨的新锐重型战列舰,扛着四门406毫米口径架退式巨炮,追求的是命中一发便重创敌舰的效果。

见微知著,这种设计露出了大舰巨炮的发展雏形,代表海洋争霸战中的最新发展方向。

李福寿打开门走出去,顺着上层甲板来到船艏楼,这里是“泰山”轮船长室的位置,也是航行驾驶楼位置。

船长耿宝贵见状,连忙准备推开驾驶舱门出来迎接,李福寿轻轻地摆了摆手,意思是坚守自己的岗位,我随便转转就成。

耿宝贵及驾驶楼中诸人隔着窗户弯腰行礼,然后又重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驾驶货轮扬帆远航。

船艏舰桥上

从这里看过去,整条快速货轮舱面情况一览无余,原本三个大型货舱全都加了木质顶盖,成为一众精力充沛年轻人活动的场所。

很多年轻人在上面练拳习武,打熬身体,一片龙腾虎跃的热闹景象。

此外,还有百名学员正在沿着船舷持枪练习,平端着沉重的德制毛瑟1871式步枪,对着海面远处瞄准。

此次停靠沪海

学员队200名学子经过长达11天的野营拉练,回来时俱都黑瘦了不少,但是眼神中透露出的成熟让人欣喜,锤炼效果显著。

与这群活跃的学员和护卫队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刚刚上船不久的31名江南学子,他们一个个没精打采的坐在甲板上晒太阳,或者四处闲逛。

上船几天来,这些身体柔弱的江南书生还处于最初的适应期,晕船晕的吃不下饭,风浪一大便吐的一塌糊涂。

熬过这一关,精神很快就会恢复过来,若是熬不过去,大海就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报告老爷,前方抵达邻近香港海域。”

“哦,驶近一些,再去把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澳洲风云1876】最新更新章节〖第104章香港岛〗地址https://wap.bqg22.org/200/200621/10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