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2/3)

那种浓厚的重工业气质,令他觉得小时候的记忆到处都是灰的黑的。

而身处在这种工业化环境下的宁浩,却一直带着些避世的格格不入感,打小就不爱竞争,特烦读书、考试,也特烦做生意,压根不想按照单一的标准去生活。

本该高考的年纪,宁浩因为打架错过时机,选择就读中专山西电影学校的绘画专业。那时的他选择了艺术,而艺术也选择了他。

开始接触画画,是为了逃避考试、逃避竞争,可后来宁浩慢慢意识到,艺术是友好的,艺术具备特别多元的价值,每个人都可以往不同的方向发展、做尝试,并且没有一个固定的、单一的评价标准。

而时代也给了这样一个不羁的艺术少年,足够肥沃的土壤。

在十几岁的时候经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从文学到音乐,万事万物都在革新、解构。中专期间玩乐队,也和当年听了崔健们的“西北风”有关,这种新奇的音乐风格让他感到特别有劲,觉得工厂的男孩子就该这么有力量。

开始学习艺术后,宁浩突然觉得生活有了颜色。以至于他日后回忆起在山西的日子,最先想到的不是灰和黑,他把那段时光描述为阳光灿烂的。

但短暂的快活过后便是迷茫,像宿醉后的反作用力,毕业后的宁浩,第一次对人生感到迷茫。当时山西的环境让他难以画画为生,只得选择电视台、话剧团等单位,这类公司与艺术沾边,实则却毫无关系?

毅然拒绝父亲劝他经商的要求、放弃稳定的工作,只身赴往北京,想在那里学画画。可一次体检过后,突然被告知自己其实是色弱,这让学习实用美术的他,顿时觉得这条路走不下去.

阴差阳错间,宁浩遇到电影!

拍电影真正有魅力的地方,其实正是在于他能够在拍的过程中触碰到艺术的迷人之处,那种千变万化的自由感、那种好玩这点让他觉得特兴奋。

直到很久之后,宁浩还会怀念拍《绿草地》时的日子。面对眼前的美景,他会有意识地想要去破坏一下这种美感,做一些不那么规矩的构图,比如把地平线摆在画面的中间、拍人物时拍个半中景。

甚至于到后期阶段,还要把一些美得像明信片一样的镜头剪掉,只为了让自己的作品不那么矫情。

这种混乱感其实一直延续到疯狂系列的前两部。《疯狂的石头》日后为人所称赞的地方,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配音天王】最新更新章节〖第286章〗地址https://wap.bqg22.org/199/199146/28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