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2/3)

韩国综艺也很火爆,但是论到把综艺节目拍成电影,韩国电影公会集体抵制为什么?

都要保护电影,一部电影5天或者10天拍完,挣好多个亿,让投资人心都乱了,他们只会去抢这种项目,不再有人去投那些需要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电影。

这让电影人心都凉了,今后还会有人去好好的拍一部电影吗?

劣币驱逐良币,就是从钱太好挣开始的!

这十年,有过热钱,有过快钱

但不管是青春片还是综艺大电影,都像是一阵不回头的风,除了吹散的满地鸡毛,没有为电影产业留下什么。

那有什么类型崛起了?

越难的片,越叫好,比如国产动漫。

15年《大圣归来》,敢说:齐天大圣是不会死的,他只是睡着了。

17年《大护法》,敢说:为什么太阳这么红,还是这么冷。

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敢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国漫之光从一条线,慢慢打开一方天地。逐渐从一种情怀、一种希冀,变成一种切实发生的行进中的轨迹。

又比如科幻电影,虽然来得有点迟,但《流浪地球》成为国产电影的科幻元年。

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10000件道具制作,100000延展平米的实景搭建……

最高修改次数达到251次的单个镜头。

在宁远看来还有一种类型,比起动漫和科幻,在技术上好像更软,但上映的难度却丝毫不低,这就是现实主义电影。

我们不是没有现实主义电影,只是上院线的少,引发关注低。大众的印象要么是太苦太丑,要么是灰暗审丑。

《天注定》贾樟柯的重回地下,是对现实主义电影的一拳重击。但当揭露医疗现象的《我不是药神》评分破九、票房过三十亿、成为现象级国片时,我们才真正看到现实题材和类型商业片结合范本。

大众需要的不仅是批判,更是感染与传播。

正如《嘉年华》之于幼女侵害,《狗十三》之于父权压迫,《少年的你》之于校园暴力,《地久天长》之于计划生育,《南方车站的聚会》之于边缘人群……

有“好人”涌动的私心、“坏人”偶发的善念;“正义”连带的粗暴、“犯罪”背后的苦衷……

在银幕上能看见光荣,也终于看见晦暗,而这种能够看见,不正是另一种光荣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配音天王】最新更新章节〖第193章〗地址https://wap.bqg22.org/199/199146/19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