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都是无知惹的祸(2/3)

起你吧?”

“甚至每年我都要反思,我被观众影响了多少?有多少东西是我看了夸我跟骂我的话,才变成了今天这样?”

“如果你真是一个演员,在产出作品,作品是要有独立思考跟独立人格的。如果按照大家设想的东西去做,大家设想的东西基本都一样,那就会导致你们产出的作品全一样,是不是缺少个性?”

“就好像今天你打开电视,这些人长得全一个模样。我跟我们那儿的小孩也说,能不能捯饬得有点个性?”

“发型全一样,气质也全一样,全像韩国人!”

“甚至都想写一个讽刺饭圈文化的作品,但这种东西要写就会被骂死。所以你看,相声是不是已经丧失针砭时弊的功能?”

宁远深以为然,所以脱口秀才火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马三立先生有个特著名的作品叫《吃元宵》,讲的是孔子带着子路和颜回出去,孔子好占别人小便宜。”

“当年马三立先生在台上演的时候,孔子家的后人就坐在台下。演完后台管事的说:马先生,人家曲阜的孔家人想跟您见个面。”

“马三立就慌了,说我在台上把人家孔夫子说成这样,人肯定不爱听。结果孔家人进来以后说,马先生您这节目说得非常好,如果没有您这个节目,观众都不知道子路颜回是谁。”

“人家是从这个角度去看的,但是今天就不会了,哪个演员还能在台上讽刺?”

“不怕说句更得罪人的话:针砭时弊,现在有的人自个儿都成时弊,你针砭谁去?”

“他就是时弊,你开个微博热搜,时弊全都是演员,你怎么针砭?”

“您平时如何创作?”

“现在大家对创作有一个误区,就是大家认为你们说的都是传统相声。这是我个人观点,如果我说得不对,我对这个话负责:传统相声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个伪概念。”

“相声、曲艺、评书,它起源于街头,一定是与时俱进,永远要说当下的事。为什么马季先生在这个行业的影响很大?”

“马季先生一辈子创作那么多新相声,都是在生活当中去攫取。老郭当年那些非常好的作品,跟他的生活积淀有很大关系对吗?”

“他习惯记在随身的小纸条上,然后有一天攒够了,把这一堆纸条往桌上一摆,就能出一个作品。”

宁远试探道:“现在德云社家大业大,没有专业编剧团队?”

“你看看,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配音天王】最新更新章节〖第166章 都是无知惹的祸〗地址https://wap.bqg22.org/199/199146/16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