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送到嘴边的妇人(2/3)

等八名将领分别率领。接到军令十日内,八路大军必须出兵,分八个方向直扑王庆的老巢云安。

军令实在是太详细了,对八路大军的行军路线做出了明确规定,就连临敌时如何布阵,布何种大阵都写得清楚明白。

田十一就不明白了,军令中要求,卢俊义的大军将要在固始布阵,与淮西光州守军决一死战。可人家淮西军又不是你大宋朝的军队,凭啥要听你李纲的话,在固始与卢俊义交战呢?人家要是退到霍丘去怎么办?人家要是乘信阳空虚来抄信阳新军的老巢怎么办?

军令中措辞尤为严厉,言称若不能严格执行军令,岳飞等八将、监军赵三、原信阳军将领陈石山等人,一体军法从事。

军令中唯一没提的人就是田十一,因为李纲了解田十一,也害怕说得太狠了十一哥撂挑子回昌国。

赵三确实是监军,因为赵梅儿如今公开的身份就叫赵三。

这回可好了,杨一、杨二、赵三,一家三口到算是整齐排序,就是辈份似乎有点看不大懂。

从军令中可以看出,在赵梅儿这事上赵佶的嘴还是很严的,李纲根本不知道信阳新军如今的监军是公主殿下,要不然也不会写下赵三也一体军法从事的军令出来。

如今的信阳新军防守一些城墙都有些勉强,想让他们去打淮西军,去野战,还不如让这五万人自杀的好,也强过在战场上投降王庆,反倒壮大了淮西军的实力。

田十一随手就将军令扔到一边,随即给李纲写了封回信。信中内容很简略,“请李大人来信阳率军平叛。”

全大宋敢如此不客气驳斥枢密院军令的,也就只有田十一这么一个人了。因为十一哥不怕降职、不怕丢官,更不怕大宋朝翻脸。今日若是换了西军老帅种师道,明知道事不可为之,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打这一仗。

这说明做人就得有底气,无欲则刚。

不再理会李纲亲笔签署的军令,田十一找来了牛皋。天赐军打仗向来没有只防守不还手的习惯,天赐盟骑兵虽然依旧蹩脚,但不能总是这样等下去。精锐士卒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成长起来的,不经历战阵,永远成不了真正的骑兵。何况安州一带地势平坦,刚好是骑兵作战的最佳场所,自不能放弃如此好的练兵机会。

淮西光州军很讨厌,时不时跑到仙居、罗山一带耀武扬威一番,偶尔还会打几只野兔,放几把火烧几间没人的空房子。若不是田十一早早将百姓牵到了信阳以西,他们还会杀几个百姓,侮辱几个妇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在大宋整挺好】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六十四章 送到嘴边的妇人〗地址https://wap.bqg22.org/180/180427/66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