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密信(2/6)

子此时他们的碗上,更出现一些形式各异的鱼干。虽然鱼干很硬,味道腥苦,不过没人在意很多人更连骨头一起吃个干净。

很多人更一边吃一边大赞,言说这种鱼干真是上品美味肉食缺乏的时代,任何的肉食,都是受欢迎的。

吃完晚餐后,各营中一阵阵喧哗,从步兵到骑兵,人人形态各异。

他们或神情麻木萎谢,有如一个个被生活压弯脊背的老农。或吊儿郎当,流里流气,翘起二郎腿闲聊,如同市井泼皮。更有众多的烟枪悠闲地吞云吐雾,此时北地明军,吸食烟草普遍,残酷的战争下,烟草也有助于减缓压力。

不过这些士兵都有一个相似之处,便是外表气质上,很少有军人的豪迈与英气,这也是大明各营军士的通病。

营兵初兴起,抗击南面的倭寇,北面的蒙古,曾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随着财力的空虚,家丁的兴起,营兵大部分成为兵痞恶棍的代名词,这也是募兵制的弊端。

现今大明各军,几乎所有的营兵,良家子几乎都不屑为军,招募的,大部分都是青皮,混混之类的人物。

这些人本就品性不佳,加上饷银经常几月不发,为了活路,骚扰地方,吃拿卡要,抢劫杀人,可谓层出不穷,他们打仗不行,祸害百姓成为兵痞,便是必然。

这样的军队,当然谈不上军纪,依军律,军中不得喧哗,然早被众人抛到九霄云外去,饭后的各营热闹得象菜市场。

山海关总兵马科正兵营的营寨,紧依在沙河边上,贵为总兵,他的营寨,自然占据最好的地带。此时沙河干枯,水量不多,不过取水饮水,还是便利很多。

离着他的营寨周边,则横七竖八,布满了镇内各营官兵的营地。按理说依着兵法,以一镇总兵为首,余营的将士,应该前后左右的,用自己营寨将主帅营地包裹中间。

显然马科没有这样的威望与认识,所以镇内各官将们,也是各择便地,自顾自选择优良的扎营所在。

如此一来,难以分辨营伍不说,还容易指挥调动不灵,增加各营将官自私自利之心,见友军危急不救,陷主将危亡不顾。

然此为明末军队通病,各营皆是习以为常。

此时正兵营将士也是享用晚餐完毕,个个惬意摸着肚子,他们比别营战士好不到哪里,同样喧嚣一片,恶形恶状,很多人更放声狂笑,不知在谈什么妙-事。

对方才的伙食,很多人表示满意。

一座缝满补丁的帐篷边,一群士兵席地而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边军一小兵】最新更新章节〖第489章 密信〗地址https://wap.bqg22.org/17/17729/521_2.html